工總理事長潘俊榮。資料照
美國對等關稅來勢洶洶,政府提出因應方案,工總今(4/7)建議,各項支持與補助方案應力求快速、簡化與有效外,也應放寬產業困申請門檻,且應就各項政策與方案細部說明、了解產業意見,掌握進度與滾動式修正,並邀請產業界參與談判團隊所需的意見。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拋出「對等關稅」,行政院已研擬並提出因應方案,總統賴清德並於昨日提出5項應變策略。
工總說明,各產業與政府努力齊心,共同因應美國加徵關稅變局,已和所屬機械、工具機、電機電子、石化、手工具、科學園區公會等公會密切聯繫,盼在重要關鍵時刻,從產業鏈結工總十大產業的各個公會需求提出建議,期望政府要系統性思考,避免引發輸入性通貨膨脹、進出口市場失衡、原物料市場波動等狀況,安定產業與民心。
工總提出六項建議,一是政府在補助措施內容與申請程序與申請門檻上,務求簡化與便民,讓受影響廠商可以快速取得協助或補助,度過此次難關。
二是政府儘快依產業別,如機械、工具機、電機電子、石化、手工具、紡織、車輛、科學園區公會等進行座談,針對各項政策與方案細部說明及了解產業意見,掌握進度與滾動式修正,並邀請產業界參與談判團隊所需的產業意見。
三是經濟部及有關單位成立「對美採購團」,工總可以協助在產業界響應擴大對美採購,降低台美貿易逆差。
四是升級轉型或佈局多元市場非常重要,工總呼籲各個產業仍應持續研發,在多元布局海外市場上,亦可積極努力研析因應。
五在人才培育方面,人才是企業的根本,各產業面對數位轉型與AI應用、淨零轉型等之培訓資源,政府在因應關稅影響時仍應加強產業人才培養與缺工議題的人力補充。
最後,工總強調,值此艱困時刻,希望政府能夠透過財政部與金管會的行政協助,維持資金流動,勿抽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