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比特幣儲備3-3】數位黃金仍非黃金 比特幣無法取代的4原因

    2025-04-04 07:45 / 作者 徐筱嵐
    黃金與比特幣皆有稀缺姓,但有4點不同,讓比特幣難以取代。美聯社
    比特幣總發行量固定,具有稀缺性,且需耗費電腦算力進行挖礦,特性類似黃金而被喻為「數位黃金」,支持者認為可比照黃金,納入官方準備資產,但兩者其實仍有不同。根據央行最新報告指出,兩者在安全性、流動性、實用價值及市場健全等皆不同,黃金的價格相對穩定且交易量大,在歷史上廣泛作為支付媒介,且黃金交易市場由來已久,已成為金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央行最新報告指出,黃金價格相對穩定,比特幣則價格波動劇烈。央行提供


    央行報告分析,黃金可開採的數量有限,比特幣也具有2100萬單位的發行量上限,兩者皆因產量有限而同樣具稀缺性,然而,除了皆具稀缺性以外,在安全性、流動性、實用價值及市場健全等皆不同。

    首先,黃金價格相對穩定,比特幣則價格波動劇烈,且可能遭駭客竊取或因遺忘私鑰而失去所有權,無多重保障機制,因此無論就價值的穩定性,或是資產的保管存放,比特幣相對不安全。

    其次,黃金交易量遠大於比特幣,甚至大於美國國庫券及道瓊工業指數,即便在金融危機時期,其流動性也不易枯竭;比特幣市場則相對淺碟,且多數比特幣集中於少數大戶手中,市場價格易受人為操縱。

    央行報告比較,黃金與美國國庫券、道瓊工業指數及比特幣的交易量。央行提供


    再來,黃金歷史上即廣泛作為支付媒介,甚至作為貨幣,並多用於珠寶、首飾製作,以及投資、避險等目的,又黃金具有高延展性、導電性及耐腐蝕性等優點,也被廣泛用於工業用途;而比特幣則不具內含價值,實體經濟應用價值極低。

    最後,黃金交易市場由來已久,如倫敦黃金市場自1919年成立,紐約、蘇黎世、東京等國際金融中心都有成熟的黃金市場,已經成為金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特幣發展至今不到20年,市場運作實務及監理機制等,皆不如傳統金融資產健全。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