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電視台直播開票成「灌」犯! 學者建議媒體合作成立「大選報票系統」

    2023-12-27 13:13 / 作者 戴嘉芬
    國內多位學者聯合呼籲電視台終止在大選開票當日的灌票行為。圖為投開票所開票畫面。資料照。廖瑞祥攝
    台灣即將於2024年1月13日舉行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這場選舉是國際上矚目的焦點。國內多位新聞傳播學者於今日(12/27)聯合召開記者會指出,電視新聞台搶先中選會的直播開票,是一場與新聞專業無關的收視率惡性競爭。學者們呼籲電視媒體開票時應回歸正確報導,不能再次出現灌票行為;並建議國內媒體應合作建立「大選報票系統」,以強而有力的合作機制,取代並終結媒體在報票進度上的惡性競爭。

    多位學者包括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林照真、政大傳播學院教授陳憶寧、陽明交大傳播與科技系教授陶振超、中研院法律研究所研究員蘇彥圖共同呼籲電視台終止在大選開票日的灌票行為。學者提供

    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林照真表示,國內電視台在大選開票時的灌票行為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20多年前,1996年大選就曾發生。2004年更是集體灌票,寫下媒體史最荒唐的一頁。

    最近的一次,是在去年(2022)九合一選舉,台北市長、屏東縣長選舉,都出現票數問題。根據 NCC 資料,民視新聞台在九合一大選當天,出現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的票數,比另一候選人蔣萬安還多。三立新聞台在自行開票時,兩名候選人周春米、蘇清泉的票數「在某個時間點突然被對調」,後來蘇清泉的票數又出現「前多後少」的情形。林照真籲媒體自律,在開票時應以中選會公布的數字為主,若數字來源非中選會,須公布票數來源的正確管道。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陳憶寧表示,電視台如果出現灌票行徑,就等於「散播不實資訊」,不但違反專業倫理,也可能造成社會動盪不安。台灣過去的選舉報導中,曾發生過多次灌票案例,其中最為人知的是2004年總統大選。在位總統陳水扁作為民進黨候選人,與國民黨候選人連戰的票數一直接近。開票過程中,多家電視台都出現灌票的情況。20年後的2024年總統大選,各家電視台應記取教訓,不能再出現灌票行為。

    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系教授陶振超表示,選舉得票數的統計是專業量化調查研究,電視台若想自行開票,就應符合量化統計的科學標準。台灣雖然小,投開票所卻相當多,尤其此次選舉更多達17795處,是歷年來最多的。但電視台對於投開票所配置工作人員人數、在整體投票人數所佔比例、工作人員分散在哪些區域等問題,都是採取黑箱作業,傷害新聞報導的公正和專業。

    陶振超以國際媒體《美聯社》報導選舉開票為例說明。他說,《美聯社》報導美國總統選舉開票已超過100年歷史。每次大選時,《美聯社》會外派超過4000名不同地區的地方記者與特約記者負責計票工作,並於投開票所觀察記錄第一手開票數,再回報給報社總部超過1000名負責選舉票數輸入的專責人員。接著,再由全職的選舉研究團隊與品管控制分析師,針對收到的各地票數反覆檢查,也會透過電腦程式,對比過去投票記錄與當地總投票人數等資料。若出現異常,會立即對選舉票數輸入的專責人員發出提醒,要求再次檢查資料。陶振超期盼電視能推派專業人員,進行選舉得票數的蒐集與統計,將報導正確資訊視為最高守則,

    中央研究院法律研究所研究員蘇彥圖建議,為了徹底消除媒體灌票疑雲,他提出兩個作法。第一個作法是媒體間合作成立「大選報票系統」,以媒體間的合作機制,取代並終結個別媒體在報票進度上的惡性競爭。就像美國幾個主要的全國媒體,也曾於2003-2016年間,合力運作「全國選舉普查」,台灣媒體也可以合力建置一個實實在在、貨真價實的報票資訊共享系統。蘇彥圖說,另一個值得考慮的改革方案,則是促成各媒體達成協議,一律以中選會所公布的計票資訊,做為報導票數的唯一準據。

    學者們強調,台灣有全球密度最高的電視新聞頻道,在選舉結束大家期待開票的時刻,名家電視台卻爭相提供數字不一的票數,令全台民眾無所適從。學者共同指出,台灣民主必須順利推動,為避免錯誤出現,各家媒體應以中選會票數為報票依據,避免這場無謂的電視競爭。

    戴嘉芬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