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024國防預算】空軍自主研發第5代戰機 續編4千萬研發佈局爭取F-35

    2023-08-31 19:10 / 作者 郭宏章
    洛克希德馬丁生產的F-35戰機。圖為6月20日在法國巴黎航空展。路透社
    由於台灣目前的三型主力戰機,都屬於第四代戰機,但中共解放軍的第五代戰機殲-20已經量產,一年之間從50架增加到140架,對台灣空防產生極大威脅,因此,在台灣2024年度國防預算當中,空軍為了持續研發下一代戰機,續編4千萬概念設計分析經費。據了解,這代表空軍持續自主研發「第五代戰機」技術的目標,希望借助自主研發技術能量達到一定的程度,一方面來爭取美國協助台灣自主發展與F-35同級的「第五代戰機」,同時佈局帶動美國出售F-35戰機給台灣的機會。

    根據今天(8/31)送到立法院的2024年度國防預算案,其中空軍的一般裝備部分,空軍司令部今年繼續編列了「飛機概念設計分析系統建置案計畫」,這項總經費為4,937萬元的計畫,從民國112至113年之間執行,2023年(民國112年度)已編列932萬元,本年度(2024年)則編列4,005萬元。

    日本發展第五代戰機技術的X-2「心神」驗證機2017年4月22日首飛照片,X-2試飛與技術驗證成功,成為美國出售F-35的重要關鍵。日本防衛省防備裝備廳


    空軍前副司令張延廷分析,這筆預算應該是空軍為了下一代戰機以及大型無人機自主研發所需要的經費。因為,為了台灣未來空防戰力發展,空軍有兩大研發重點,第一是下一代(第五代)戰機,另一個是自主研發與MQ-9同類型「高高空(大型)無人機」。

    另一方面,由當年研發IDF經國號戰機的航發中心、後來轉型成為「漢翔航空工業公司」,在「勇鷹」高教機之後,也把研發重心往「先進防禦戰機」(Advaned Dedense Fighter, ADF)、也是第五代戰機的目標推進,與空軍研究分析第五代戰機的目標吻合。漢翔公司總經理馬萬鈞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呼籲,國防自主開始了就不能停,「該是研發下一代戰機的時候了」。

    馬萬鈞表示,IDF 戰機的零附件有 55% 在台灣本地生產,其後推出的「勇鷹」高級教練機自製率聲稱達到 75%。馬萬鈞也宣稱 :「先進防禦戰機」的自製率還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日本透過自主發展第五代X-2「心神」驗證機,爭取到美國出售F-35。航空自衛隊F-15和F-2戰機與美軍F-35B戰機在九州附近聯合軍演。路透社


    張延廷表示,這項「飛機概念設計分析系統建置案計畫」經費,代表我國空軍仍持續推動第五代戰機的自主研發工作,也就是依據過去IDF自主研發戰機、同時作為爭取向美國採購新型戰機的策略性思維。張延廷表示,為了維持國防自主的能量,空軍必然希望持續發展第五代戰機相關技術能量,希望台灣自己累積技術能量達到一定的水準,可能達到兩成至三成以上的技術能量。

    張延廷進一步分析,第五代戰機的技術門檻相當高,台灣未必要100%自主研發出第五代戰機,重點在於爭取美國的技術協助,以及策略性的增加台灣向美國採購例如F-35等第五代戰機的籌碼。因為過去台灣自主研發IDF成功後不久,加上台灣買到法國幻象2000-5戰機,美國就同意出售F-16A/B給台灣。

    不過,張延廷表示,中科院企圖突破先進發動機的「織女星」計畫已告失敗,不只「熱段」中的渦輪還有壓縮器的葉片,台灣無法自製量產,因為限於材料問題無法突破,高度複雜的附件齒輪箱、主控油器也做不出來,繼續投資研發經費也只會變成無底洞。因此,張延廷建議,下一代戰機的發動機直接考慮外購。

    張延廷進一步指出,新一代戰機自主能量中,台灣能夠製造的包括機體結構、主翼、操縱面等,以及一部分航電系統。勇鷹號高教機65%次系統是向美國採購,35%是台灣自主研發的能量。因此,張延廷評估台灣未來新一代(第五代)戰機的技術能量若有20%是自主研發的,就已經不錯了。

    航空界人士認為台灣研發第五代戰機,也可借鏡南韓大力借重美國技術,自行研發KF-21匿蹤戰鬥機的經驗,也與當年台灣發展IDF歷程類似。圖為KF-21於2022.7.19首度成功試飛。南韓國防部



    不過,即使難度高,自主國防能量還是不能放棄,因為帶給台灣的效益,不僅只在於強化空防能力,而更具有經濟與國安整體戰略的高度效益。因此,國防部在明年度的國防預算案當中特別說明,113年度施政計畫的目標以及重點,其中一項重點是「厚植國防自主能量,完備國防產業供應鏈」。強調國防科技與自主能量的重要性。

    幻象2000-5戰鬥機是否進行性能提升目前並未定案,面對中共第四代戰機殲-15、殲-16,甚至第五代戰機殲-20,已佔下風。照片為2023年1月5日執行新年加強戰備。軍聞社。


    國防部表示,為了紮根國防科技能量,國防部將發展適合未來作戰場景之先進武器系統裝備,前瞻未來科技展趨勢,規劃武器系統近、中、遠程研發目標,策訂國防科技發展指導,依規劃期程建案,藉投入武器系統基礎扎根先期研究,奠基武器系统研發科技能量,以滿足未來武器系統研發需求。

    另一方面,為了強化國防科技研究,國防部與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自民國111年(2022年)起整合原有「國防科技學術合作計畫」機制,推動多年期、整合型「國防先進科技研究計畫」,以藉由提升國內學研機構之國防科技研發能量,促進國防科技自主;另將成熟國防科技推動軍民通用科技研發計畫,轉為民生用途及產業化,促進產業技術淬煉升級,帶動國防產業並協助經濟發展。
    郭宏章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