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大廳。廖瑞祥攝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於國會答詢時,若中國對台灣動用軍艦並伴隨行使武力,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引發中國反彈,禁止進口中國水產品,呼籲中國公民暫緩赴日,日中關係緊張。對此,外交部判斷,尚難直接解讀為「日本將協防台灣」。
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明(11/23)日要求國安局與外交部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及『安保三文件修正』對區域安全及台海穩定的情勢研析」進行專案報告。外交部提交立法院的報告分析高市的發言,「台灣有事」何種事態符合「存立危機事態」,須視個別具體情況並整合所有情資作出判斷,若中國對台灣動用軍艦並伴隨行使武力,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
外交部說明,依據日本現行法規,對國家安全狀態的認定依程度可大致區分為「重要影響事態」,意即對日本和平安全具重要影響、「存立危機事態」,與日本關係密切國家遭受攻擊致使日本國家利益面臨重大威脅;及「武力攻擊事態」,也就是日本直接遭受武力攻擊,只有在認定屬於「存立危機事態」或「武力攻擊事態」時,日本才能發動自衛隊行使武力。
高市這一發言引發兩岸關注,中國強烈反彈,並祭出禁止水產品出口、呼籲民眾暫緩赴日等經濟制裁措施。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重申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表示日本政府對台立場沒有改變,強調高市的相關言論無撤回必要等,展現對中國言所當言的一貫立場。美國國務院首席副發言人皮戈特(Tommy Pigott)也表示,美國堅決反對任何以武力或脅迫手段片面改變台海現狀的企圖。
外交部判斷,所謂「台灣有事」牽涉的範圍及階段甚廣,若台海發生衝突,日本政府決策除了涉及高度政治判斷外,也將受美國態度及日本社會輿情等諸多因素影響,因此,高市的答辯內容尚難直接解讀為「日本將協防台灣」。外交部表示,日本政界普遍重視台海和平穩定及促進台日友好交流已為日本政界共識,應強化經營國會各黨派人脈,確保日本友我力量。
日本政府於2022年修訂日本「安保三文件」並擬於2026年再次修訂「安保三文件」,自民黨安全保障調查會會長小野寺五典宣布將於明(2026)年4月就三文件修訂方向提出正式報告,未來觀察相關重點包含防衛經費占比國民生產毛額(GDP)新目標、因應無人機及AI等作戰新模式、強化持續作戰能力、是否應擁有核子動力潛艇及是否修訂「非核三原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