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興誠。資料照。
大罷免過後,罷團為了不讓能量潰散,各地正積極籌組協會,拓展非同溫層社群,並提升民眾的公民意識,有民進黨人士形容罷團變成「類政黨」,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也有培養里長的計畫,曹興誠發起的台灣人權公民聯盟持續運作,已召開幾場說明會,尋找有志之士參選里長;而曹也「樂見」理念相近的「友好人士」參選議員,為泛綠陣營的未來佈局投下變數。
為避免公民力量消散,各罷團紛紛開會討論如何延續量能或轉型,民進黨立委沈伯洋也曾建議罷團成立協會運作,台中有「全面罷免協會」、如桃園有「台灣超派守護聯盟」等,近期約有10-20個協會陸續成立,大部分協會希望做民防知識推廣,或轉發重要訊息,也透過到各里開課、做地方創生等,扮演「小蜜蜂」,作為中央與公民社會溝通的橋樑。
回顧726大罷免失利,退役飛官「鷹爸」徐柏岳在開票晚會上就曾公開喊出組「台灣公民黨」,使組黨傳言四起。據了解,不少人遊說曹興誠組黨,但曹認為組黨非最優先事項,短期內並沒有考慮;近期反而更心心念念讓立委沈伯洋出征2026台北市長,二度在臉書公開喊話賴清德徵召沈伯洋,儘管他過去曾埋怨民進黨不全力幫忙,與層峰關係一度緊繃,但曹也為了沈伯洋,私下透過管道向賴清德傳達意見。
曹興誠罷免後與核心幹部討論未來方向,也談及應該培養里長,聯盟已舉行多場參選里長說明會,但有志參選者約幾十人報名,有感於要撼動整個組織盤並不易,僅靠里長層級可能無法發揮效益,同時也有罷團幹部頻被點名參選議員,曹興誠「樂見」理念相仿的夥伴參選,近日亦有台派小黨想接觸聯盟,聯盟的立場是,「台派席次極大化」就是最大目標,如何與各黨分進合擊仍須謹慎思考。
知情人士說,曹興誠有意支持友好人士參選議員並非秘密,有計劃正在啟動,大部分的罷團的成員很願意幫忙輔選、當幕僚,但要投入到自己來選舉,壓力有點大,「所以還一下子沒有很踴躍。」
「山除薇害」陸戰隊長蔡卡羅已加入台灣公民人權聯盟運作。資料照
《太報》掌握,在大罷免期間出力甚多的台灣人權公民聯盟已加入新血,罷免王鴻薇團體「山除薇害」陸戰隊長蔡卡羅已正式成為組織部主任,透過其人脈網絡,與各罷團對接、盤點各地量能,並主責地方說明會,而其他罷團幹部也加入團隊,包括「板橋大刪元」發言人莫莉、「山除薇害」發言人阿美、「剷除黑芯」 發言人Roger、「拔羅波」琪琪、「反共護台志工聯盟」發言人余筱菁等人都有角色。
對於曹興誠動作頻頻,民進黨人士認為,曹興誠要一個「曹派」或是「曹黨」的原因是,罷團的人會覺得民進黨太軟弱,路線上比較極端一點,或許想走自己的路線,罷團在罷免結束之後,「不能只是把它想像成公民團體」,罷團的動能很強,透過2場罷免有很扎實的動員基礎,現在差一個領袖出來選舉當母雞,後面的這些村里長才有人帶動。
民進黨人士說,沈伯洋在罷免期間扮演罷團跟民進黨的橋樑,他認為曹興誠的想像是,沈伯洋可作為罷團跟民進黨支持者的交集,同時扮演兩個角色,一是罷團推出來的小雞的母雞,二是民進黨台北市的母雞。
而這股勢力是否會對民進黨造成影響?民進黨人士指出,把罷團想成一個「類政黨」,雖然沒有什麼檯面上的行動,但一直在囤積跟儲備公民量能,「目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下一次投入選舉?現在他們只差把這個能量拿出來付諸行動而已」。
親曹人士指出,曹興誠憂國憂民、很擔心國民黨的紅統化,台灣到底還有沒有選舉都是問號,他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守下來,「民進黨的速度可能不夠快」,因此,曹看到大罷免就率先幫忙,誰能守護國家,曹興誠都會去支持,在大罷免中也認識許多公民朋友,會協助他們了解制度、評估投入公共事務的方式。
而是否意味的曹興誠在路線上恐與民進黨分道揚鑣,該人士分析,一定是合作大於競爭,因為基本想法都是反共、反對中國侵略,在路線上曹當然希望自己能影響民進黨,但若民進黨沒有要聽,曹也可以「自己來」。
親曹人士強調,曹興誠不願意成為派系或政黨,因為他們不是在「分餅」,曹興誠是擔任協作者,與民進黨分進合擊,而非扯民進黨後腿,且事實上曹興誠也沒有民進黨籍,根本不會成為一個派系。
有黨內人士以正面角度分析,罷團在傳統藍營優勢選區,拓展民進黨拿不到的選票,特別是部分具有淺藍或外省背景的參與者,若願意投入基層選舉,有機會為台派開疆闢土,更能擴大「台派」的光譜。
但該人士坦言,在多席次的議員選舉「會比較緊張」,民進黨候選人可能因票源分散而兩敗俱傷,近一點的例子就是「小歐盟」分票導致綠營立委候選人落馬,若曹興誠的資源挹注,可能觸動選區敏感神經。
他舉例:「如果某些候選人因為與曹董關係好而獲得額外資源,形同『插隊』,這對在黨內辛苦耕耘的人來說,情何以堪?」可能會引起摩擦與矛盾,曹興誠究竟是作為民進黨的外部盟友,還是正在形成一個「派系」或「政團」?值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