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三讀通過。陳祖傑攝
立法院14日三讀通過國民黨團提出的《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明定中央政府明年起給予地方的一般性補助款,不得低於今年水準,並要求計畫型補助款補助比率不得低於過去10年同財力級次縣市、同類型計畫的平均值。政治工作者周軒發文批評,藍白版本的修法「形同掏空財劃法的平衡機制」,嚴重破壞中央調配財政、平衡地方發展的功能,直言「這是從根本搞爛台灣的始作俑者」。
藍、白兩黨以席次優勢支持國民黨團的再修正動議,規定明年中央對地方「一般性補助款」金額不得少於今年,而「計畫型補助款」比率則必須以近10年同類型縣市平均值為下限,避免中央減少補助,被視為繼上會期版本「分配母數錯列為全國」導致離島稅收減少後,再次針對財劃法進行修正。
周軒在臉書指出,「最無恥且影響深遠的,其實是財劃法」,藍白通過的版本「硬生生把財劃法原本調濟盈虛、平衡各地發展的能力拿掉」。他批評,此舉讓中央政府未來編列預算時失去彈性,地方政府卻能「只增不減」要求補助,等於剝奪行政院的預算編列權。
他進一步分析,所謂「計畫型補助款」是中央針對重大建設或地方無法獨力完成的計畫給予經費支援,如今修法強加「不得低於過去平均值」下限,代表補助只能增加、不能減少,「這真的有夠荒謬,只能多不能少的意思」。至於「一般性補助款不得低於前一年金額」更離譜了,形同保證六都等財政強勢地區持續拿到高額補助,「以後台北市拿到的錢只會越來越多,台灣的城鄉差距越來越大,其他非六都縣市你們自己看著辦」。
周軒痛批,藍白此舉不僅違背財劃法原設計精神,也可能衝擊行政院預算主導權,「這樣的立法根本是在破壞制度平衡」。他直言,這一部財劃法通過,才是從根本搞爛台灣的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