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專訪/卑詩省長點出加拿大天然氣優勢 台灣能源安全添合作空間

    2025-11-16 07:50 / 作者 李佳穎
    加拿大卑詩省長尹大衛(David Eby)接受專訪時表示,願與台灣在淨零轉型上擴大合作,包括提供低碳的天然氣。李佳穎攝
    加拿大《Juno news》日前報導,外交部長林佳龍希望進口從美國與加拿大的石油與天然氣,並期待美加能提供台灣的能源安全與保障。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是加拿大與台灣經貿互動的主要門戶,今(2025)年初開始出口天然氣到日本,省長尹大衛(David Eby)接受《太報》專訪時表示,卑詩省天然氣的碳排是全球最低,願意與台灣在淨零碳排上建立合作。

    林佳龍於10月一場外國媒體茶敘中對《Juno news》表示,台灣非常重視加拿大作為民主盟友與潛在的能源合作夥伴,他特別提到,台灣的能源有超過9成來自國外進口,且大部分都經過中國控制的水域,因此希望擴大從美國與加拿大的石油與天然氣,並期待美加能提供台灣的能源安全與保障。台灣第二大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國的是卡達,佔比25.3%,航行至台灣必須經過南海。

    台灣是卑詩省第六大出口市場,而且大約有一半的加拿大對台灣出口,都是來自卑詩省,2023年起在台灣也有設立投資辦公室。尹大衛一見到《太報》的記者,便親切表示卑詩省有4.5萬名台僑,內閣與議會都有台裔成員。康安禮(Anne Kang)任卑詩省專上教育與未來技術廳長,馬博文(Bowinn Ma)則是基礎建設廳長。

    尹大衛表示,卑詩省與台灣的合作著重於提供台灣低碳產業所需的關鍵原料與能源,卑詩省98%的電網來自水力和乾淨能源,所生產的金屬、礦物與其他產品的碳排放也最低,也很期待來自台灣的電池製造商及其他企業,能夠支持卑詩省的零碳目標。台泥集團子公司能元科技原本預計在卑詩省打造全球首座100%綠電的低碳高動力電芯廠,但因故喊停。

    針對天然氣輸出亞洲與台灣的規劃,他表示,台灣已計畫於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許多亞洲國家也都致力於減少使用燃煤,在能源轉型的過渡時期,未來幾年需要使用天然氣,而卑詩省的天然氣對於甲烷排放有嚴格規範,天然氣設施也要求電氣化,並於2030達到零碳,因此加拿大的天然氣設施的碳排大約只有美國傳統天然氣廠的3分之1。

    林佳龍還曾在受訪中提及,台灣還希望在能源出口之外深化與加拿大的合作,包括加拿大擁有豐富的關鍵礦產。尹大衛表示,卑詩省鼓勵所有產業分散市場,不要過度依賴美國,而是面向全球,包括亞洲與台灣,這項目標擴及能源、食品、林業、礦物等產業,卑詩省將提供補貼,支持企業探索新市場,目前已經有數座礦場進到環評審查最後階段,即將投產,有望回應全球的需求。

    在能源與淨零轉型上,卑詩省內端出電動車的獎補助政策,成為加拿大與北美電動車普及率最高的地區,2016年只有5000輛電動車,至今已經有超過21萬輛;目前持續投資360億美元(約新台幣1.12兆元),用於太陽光電、風電、地熱、水力與相關電網的投資,在卑詩省西北部的11座礦場都將畫為「關鍵保育走廊(Critical Conservation Corridor)」將與原住民族共同推動低碳生產。
    李佳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