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郝龍斌控遭「境外勢力」網軍攻擊!李忠憲:他終於意識到國民黨靈魂被外力吞噬

    2025-10-10 11:47 / 作者 政治中心
    TVBS、聯合報合辦的國民黨黨主席選舉辯論會今(10/2)舉行,候選人郝龍斌出席。李政龍攝
    國民黨主席選舉將於10/18登場,候選人郝龍斌9日晚間在臉書暗批競選對手鄭麗文疑似動用「境外勢力」網軍鋪天蓋地汙衊他,委請專業公關公司評估後,這些攻擊起碼得砸上億元,貼文一出引發熱議。對此,成大教授李忠憲今(10日)在臉書發文指出,郝龍斌始終不敢說出「境外勢力」就是中國,質疑國民黨想要利用中國共產黨拿回政權是一種「飲鴆止渴」,而郝龍斌自嘲自己如同捲入「俄烏戰爭」也並非誇飾,「那是他終於意識到國民黨靈魂被外力吞噬的那一刻」的悲鳴。

    李忠憲今在臉書以「雙十節中飲鴆止渴的藍色幻覺:一封黨主席候選人的警告」為題發文指出:「台灣沒有2028,2025在中國國民黨上演」。他談到,昨天郝龍斌的一封公開信,在社群間引起不少討論與震動。許多人驚訝地發現,連郝龍斌這樣的「老藍」人物,也被中國網軍攻擊,而更令人不安的,是他在長篇陳述中,始終不敢說出「境外勢力」究竟是誰。

    李忠憲直言,這場國民黨黨主席的選舉,已不再是一場單純的黨內競爭。郝龍斌不是中國喜歡的人。中國喜歡的是鄭麗文、黃國昌這類「無本生意起家」的政治人物——他們懂得如何以「理性」和「改革」包裝權力,讓北京的意志看起來像台灣的民意。

    李忠憲指出:「郝龍斌說自己被境外勢力攻擊,卻不敢說攻擊他的人來自哪裡」,他認為,這種畏縮,正如今日中華民國的國慶日,國民黨不敢說那個要消滅中華民國的政權,名叫「中華人民共和國」。他強調:「國民黨想要利用中國共產黨拿回政權,這是一種飲鴆止渴」,他們以為北京的幫助能讓藍色重新執政,卻忘了毒酒再甜,仍是毒。當靈魂押給北京換取短暫的勝利,失去的不只是台灣,更是自己作為「政黨」的存在理由。

    李忠憲進一步說:「中國不需要一個國民黨,它只需要一個聽話的台灣分部。其實,不只是政黨,個人亦然。」他認為,當一個人看不清現實,只剩下「反民進黨」作為唯一信仰時,那種自欺的熱情終將成為陷阱,長期習慣於仇恨的政治,最終會讓人失去面對真實的能力。

    李忠憲指出:「郝龍斌的信正是這種陷阱的縮影」,他仍然在以「民進黨」作為一切問題的藉口,這種反射性的指控,是當年「反共必勝、建國必成」口號的倒影,只是如今,他們連「反共」兩字都說不出口。欺騙別人固然可惡,但最可怕的,是自欺,「一個政黨若連自己都騙,就再也沒有存在的理由。」

    李忠憲說,當一位從政超過三十年的老藍營政治人物,在公開信裡寫下:「我差點以為自己參加了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戰爭」,那並非誇飾,而是悲鳴。那是他終於意識到國民黨靈魂被外力吞噬的那一刻。他說,這場選舉「不只是主席選舉,也不是世代交替」,而是關乎「中華民國主權及國民黨自主性」的戰爭。

    李忠憲強調:「這句話的分量遠勝選舉口號」,因為當一個政黨的權力鬥爭,必須依賴境外資金與假訊息運作時,它早已不再屬於台灣,而是成為他人棋局上的一顆卒。他指出,國民黨以為可以借助中國的力量奪回權力,卻不知道那根所謂「救命繩」,正是套在自己脖子上的枷鎖。這也是為什麼郝龍斌在信中一再強調:「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那不是宣示,而是懺悔。

    李忠憲指出,當「中國人」成為國民黨的政治正確,而「台灣人」淪為附屬詞,那不再是意識形態的選擇,而是主體性的崩解,真正的悲劇,是他們仍以為那叫「傳統」,然而傳統若無法反省,只會成為習慣的墳墓,信的最後一句寫道:「青天白日,仰天長嘯,把光亮還給我們鍾愛的國民黨。」但若那光亮必須靠中國的陰影照亮,那就不再是光,而是一場幻覺。

    李忠憲示警:「台灣的危機,不只在2028的總統大選,而開始於2025這場國民黨黨內飲鴆止渴的儀式。」當一個政黨自願成為他人棋局中的卒,歷史的棋盤,從此也不再屬於自己。或許這正是尼采所言:「當你長久凝視深淵,深淵也在凝視你。」國民黨早已在凝視北京太久,以至於忘了自己原本站在哪一邊。而當一個政黨放棄了自我,也就失去了勝利與失敗的意義,只剩下被利用的命運。

    李忠憲說:「那麼,台灣該如何拯救自己?也許答案並不在政黨,而在公民。在每一個願意看清事實、不被口號綁架的選民身上。」他強調,我們正身處一場無聲的戰爭——不是槍炮,而是演算法與假訊息的滲透。最近一本談「數位國土保衛戰」的書指出,中國共產黨早已將資訊科技革命視為新的戰場,他們不再需要登陸,只需讓我們的心先投降。

    李忠憲強調,2028年不該只是一次投票,而應是一場清醒,讓台灣人再次決定,誰能代表我們,誰又只是他人的回音。他並引用卡繆說過:「反抗的人,就是拒絕成為奴隸的人。」在權力的深淵中,唯有公民的清醒與道德勇氣,才能讓這座島嶼不被陰影吞沒。


    政治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