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克服6大難關「要跟台積電搶焊接工」 淡江大橋「抗7級震」耐用120年

    2025-09-16 14:26 / 作者 曹岡陽
    淡江大橋焊接採用核電廠爐子焊接等級。取自工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臉書
    淡江大橋今天(9/16)上午11時正式合龍,預計明年5月可以通車,未來連接淡水、八里兩端,全長約920公尺,主橋塔高約211公尺(相當70層樓),跨距達450公尺,是世界上最長跨距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事實上,淡江大橋創下「6大不可能」,甚至還要跟台積電搶焊接工,施工單位也揭開這項歷史性地標的背後秘辛。

    雖然淡江大橋關鍵主橋梁「第三標」工程經歷7次流標,終於在2019年3月開工,由工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施工。工信工程副總裁陳煌銘曾分享淡江大橋工程突破的6大不可能。

    1.世界級建築師的曲線設計:採用世界級建築大師札哈哈蒂(Zaha Hadid)的高難度曲線設計,這種設計的複雜性曾讓東京體育館工程放棄其原設計,也使淡江大橋工程一度面臨同樣的困境。由於設計難度極高,工程曾歷經多達7次的流標,差點讓淡江大橋的建設計畫胎死腹中。

    淡江大橋焊接採用核電廠爐子焊接等級。取自工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臉書


    2.主塔橋不是垂直設計:陳煌銘表示,一般橋墩橋塔都是垂直,都可以用自動模板,但札哈哈蒂用稀奇古怪的設計,橋塔隨高度變化,做3D曲面模很困難,但經過各方團隊努力克服,板模預計50多天才能做好,也加速至兩周就做好。

    3.主塔橋基礎開發面積一個操場大:陳煌銘說,主塔橋基礎開發面積有1個國小操場那麼大,基礎圍堰打了144根鋼管樁,原來設計以地下室開挖方式,用7層水平支撐,並打中間柱,後來施工階段改為兩層環型支撐,變露天開採才有辦法符合進度要求。

    4.地下58支基樁:淡江大橋開挖地下要58支基樁,每支直徑2.5公尺,除了打樁外,還要1萬5000立方混凝土,品質要求比水壩更高,還必須要96小時連續施作、不間斷地打混凝土,全靠天時地利與人和。

    5.橋體鋼構最重700噸:淡江大橋橋體由66個「鋼梁節塊」組合合成,八里端39塊、淡水端24塊,中間塔柱3塊,每個500至600噸,最重700噸,要搭船組裝完成再吊上去推進,推進定位很麻煩。而且一般橋梁多採螺栓焊接,但淡江大橋焊接品質用的是「核電廠爐」焊接等級,甚至要和台積電搶焊接工,都是挑戰。

    6.燈柱斜折設計:淡江大橋燈柱兩端採斜折到中央上去,陳煌銘表示,一般做垂直沒有問題,但如果要斜著上去,因不同角度面對震動、風力、地震都有影響,全都要特別考慮進度,挑戰性很大。

    淡江大橋合龍典禮,總統賴清德、新北市長侯友宜、交通部長陳世凱出席。李政龍攝


    交通部長陳世凱說,淡江大橋是台灣最偉大的工程之一,每個焊接都是用核電廠施工標準,總經費高達230.38億元,可抗七級地震、耐用120年。未來關渡大橋的車流量可以減少三成,大幅緩解目前的交通壅塞問題,為北部居民帶來全新的通勤便利。
    曹岡陽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