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金門鐵人三項涉利益衝突喊卡 監察院證實已派員介入調查

    2025-09-12 21:03 / 作者 陳怡穎
    監察院外觀。取自Google Map
    原訂於9月舉辦的「金門鐵人三項挑戰賽」及「金門盃海峽兩岸武術嘉年華賽」,因主辦單位金門縣體育會在申請補助時,未依《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簡稱利衝法)揭露理事長及副理事長具議員身分,引發爭議。體育會已於9月8日緊急發函縣府,主動撤回補助申請並註銷兩場賽事。監察院今(9/12)日表示已派員赴金門調查,公職人員及其關係人申請補助或投標時,務必依規揭露,以免觸法受罰。

    根據利衝法第14條規定,公職人員或其關係人不得與其服務或受監督機關團體進行補助、承攬、買賣等具對價交易。若屬法定例外情況,則必須於申請或投標文件據實揭露身分,並在補助或交易成立後公開資訊,方屬合法。

    然而,金門縣體育會的理事長正是金門縣議會副議長歐陽儀雄,副理事長則為縣議員蔡其雍,卻未在申請補助時明確揭露議員身分,縣府也未察覺,便核定補助,引發外界質疑「利益迴避失靈」。

    監察院傍晚發布新聞稿指出,利衝法自2018年12月13日修正施行以來,多起案例顯示地方政府與民代團體對規範認知不足。不少人誤以為「只要揭露身分就不會違法」,忽略利衝法的核心精神是「原則禁止、例外允許」。

    院方為提升認知,持續辦理宣導說明會,並製作「五分鐘 懂利衝」動畫,2022年曾邀集全國22縣市政府秘書長座談,多數縣市已配合建立公告與提醒機制;2023年起並赴各縣市議會向議員宣導,協助民代瞭解相關限制。

    監察院表示,審計部在2025年初抽查發現,金門縣政府在補助資訊公告機制仍有漏洞,部分縣議員關係人申請補助疑涉違法,監察院已於9月上旬派員赴金門調查2023至2024年間補助案與交易案,並於9月4日舉辦專題宣導會,提醒縣府主管與議員關係人相關規範。僅4天後,體育會即緊急在9月8日緊急發函縣府撤案,正可見監察院調查與宣導發揮效果。

    對於爭議,金門副縣長李文良坦言,確實因程序疏漏導致疑慮,縣府不排除懲處失職人員,將全力配合監察院調查,並已針對承辦同仁與主管加強利衝法研習。政風處長王育俞強調,將建立標案與補助流程中的SOP提醒機制,避免再發生同樣錯誤。

    教育處則表示,補助計畫審核未盡周全,後續會檢討作業規範並加強宣導。副縣長李文良更直言,若查出確有失職人員,不排除懲處。

    對此,金門體育會則澄清,當初繳交補助計畫申請時就有揭露理監事的議員身分,只是縣府在公告補助資訊時未將身分一併公開,才導致爭議。
    陳怡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