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6V Block 70「蝮蛇」(Viper)戰鬥機,配備先進APG-83 AESA雷達、IRST軍團紅外線莢艙,加上「蝮蛇之盾」電戰莢艙AN/ALQ-254,專家稱可對抗中共殲-20戰機。Lockheed Martin
中共9/03大閱兵,展出殲-20S、殲-35新型戰機與無人機等大秀「肌肉」,不少軍事專家示警台灣空防遭到重大威脅,而美國售台首批F-16 V Block 70,傳出首兩架將可能於今年雙十國慶前後飛交台灣,空軍退役上校F-16種子教官黃揚德指出,匿蹤技術不完整的殲-20,面對具備先進航電偵測系統 F-16 V Block 70並沒有優勢,將「沒辦法隱形」,空軍的F-16V Block 70配備最新的APG-83雷達加上IRST紅外線偵測追蹤系統,能「抓到」殲-20戰機的蹤跡,在空中加以反制,國軍不見得在劣勢。國防院所長蘇紫雲則認為有60%可以抓出殲-20,讓「隱形」戰機現出原形,將其擊落。
中國2025.9.3閱兵,第五代戰機殲-20(J-20)與改良版殲-20A、殲-20S殲擊機(戰鬥機)空中梯隊編隊飛越天安門廣場。圖片取自新華網
日前有媒體報導指出,傳出將採用的新型發動機F110-GE-129渦輪扇發動機內組件系統「有瑕疵需改正,加上新的電戰莢艙AN/ALQ-254測試生產進度落後,可能導致全案66架無法在明年底完成全部交機,但這傳聞並未獲得軍方證實。但隨後軍方人士也透過媒體指出,美國售台首批F-16 V Block 70,首兩架將可能於10月10日雙十國慶前後飛交給台灣,儘管空軍並未直接證實,但表示首批戰機在今年第4季「一定會回來」。
空軍令部參謀長李慶然中將在立法院上個會期被立委問到,向美國購買新型66架F-16 V Block 70(正式型號為F-16C/D Block 70)戰鬥機今年可以交多少架,李慶然表示,全案管制在明年(2026)接收完畢,今年完成10架以上的「產權」(F-16 V Block 70)轉移是「樂觀其成」。
台灣向美國採購新型F-16C/D Block 70戰鬥機(F-16V)首架出廠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舉行交機儀式,南卡製造業聯盟主席莎拉・哈札德(Sara H. Hazzard,左4)等人在新戰機前合影。X平台@Sara_Hazzard
姑且不論被稱為「蝮蛇」(Viper)的F-16 V Block 70戰鬥機今年能交機多少架給台灣,空軍面對中共解放軍不斷推陳出新的戰鬥機(殲擊機)以及各型的無人機等,目前不僅在作戰能力上遭受挑戰,數量上似乎也居劣勢,空防戰力遭到極大壓力。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認為,若66架F-16 V Block 70能儘速交機,有三大方面的特點能夠支撐F-16 V Block 70應對中共殲-20等所謂「隱形」戰機的挑戰,首先是美國空軍F-16性能提升也採用的先進雷達APG-83。
殲-20匿蹤能力成謎 但雷達抓到機率逾6成
蘇紫雲指出美國諾斯洛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公司研發的APG-83「可變敏捷波束雷達」(Scalable Agile Beam Radar, SABR),是一種針對「低雷達特徵」小目標研發的主動電子掃描相位陣列雷達。
蘇紫雲也點出民眾的迷思,一般會認為「隱形戰機」就是在雷達都完全看不到,這並不正確,俗稱「隱形戰機」的「匿蹤戰機」(Stealth Aircraft),但其實是指利用外型設計與飛機表面塗裝材料,大幅降低飛機在雷達上的反射截面積「雷達截面積」(Radar Cross Section area, RCS),也就是低雷達特徵的「匿蹤」(stealth)戰機」。
國防部公布空軍2024.11.30出動4架F-16V伴飛賴清德出訪搭乘的華航專機照片。國防部/軍聞社
蘇紫雲也說,由於中共對於殲-20的匿蹤能力高度保密,到目前為止是個謎,只有一個實驗室以模擬的方式,試著測出殲-20的「雷達截面積」(RCS)。但由於F-16 V Block 70的雷達 APG-83 AESA採用的主動電子掃描技術,要偵測出殲-20的蹤跡,應該是有不小的機會。
蘇紫雲指出,F-16V Block 70對殲20跟殲35 還是有超過60%的機率可以抓得到,第一個就是它上面的APG-83相位陣列雷達本身,就是為了應對小的雷達目標所開發的,對於匿蹤戰機或是中/小型無人機,還有巡弋飛彈的偵測的距離與靈敏度,遠遠高於F-16本來的雷達APG-68。
第15屆中國航展今天在廣東珠海開幕,圖為解放軍殲-20戰機。路透社
蘇紫雲也指出,第二,主要是中共的匿蹤技術到底到哪個程度,外界看法還是保持比較保守。特別是殲-20體積比較大,前機身又有「小鴨翼」(canard,或譯為「前翼」),它的匿蹤塗料能否發揮效果,都可能要在實戰中才能驗證。所以從理論上來看,APG-83相位陣列雷達相位陣列雷達的確是有應該超過50%的機率還是抓得到殲-20。
F-16戰機滑行,準備執行熱加油作業。(軍聞社記者李恬恬攝)
F-16V Block 70第二項利器,是IRST紅外線偵測感應系統(Infrared Search and Track (IRST) system),目前美方出售給台灣的是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研製的「軍團」(Legion)「紅外線搜索追蹤莢艙」(又稱「軍團莢艙」。蘇紫雲指出,F-16 V Block 70特別是此一紅外線偵測莢艙,加上內建的電子作戰或是狙擊手莢艙等組建,可發現中共「匿蹤」戰機。
紅外線追蹤莢艙 反制匿蹤第二利器
蘇紫雲說明,原理上偵測「匿蹤」戰機,一方面是物理訊號也就是電磁訊號,另外一方面是從「熱訊號」也就是紅外線,目前這兩個是反制「匿蹤」戰機的主要做法。而即使是中共把原本單座的殲-20戰機改良為雙座型殲-20S,事實上也並未特別提升匿蹤能力,重心其實是在操控無人機。
F-16V Block 70比原本的F-16擁有更強大的「心臟」-發動機F110-GE-129,則是第三項戰力支柱。蘇紫雲指出,新的F110-GE-129渦輪扇發動機發動機總出力為29,500磅,比台灣現有F-16AM/BM(Block 20)既有的F100 PW229發動機增加30%左右。
台灣F-16C/D Block 70戰鬥機(F-16V)首架出廠,在美國舉行交機儀式。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代表出席,曾在美國空軍國民兵服役的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眾聯邦眾議員威廉・蒂蒙斯(William Timmons,圖左)也出席。X平台@RepTimmons
蘇紫雲用「改車」來比喻,首先多了這30%的推力,就像同樣的車殼換上一顆更大的引擎,在加速能力、中段的再加速以及尾速都會提升,在戰鬥機上的表現就是機動性能更強。第二個優點是載彈量也增加。整理而言,F-16V Block 70它不管在追擊或者迴避的時候,就有更多的戰術彈性。
無線電呼號Mango、暱稱「芒果教官」的退役F-16種子教官黃揚德觀察,外界似乎過度強調中共第五代戰機殲-20戰機,或是性能提升、雙座版本的殲-20S來對付F-16V或是F-16 Block 70,黃揚德指出,殲-20是空優戰機,如果是用多用途的F-16V跟殲-20來比較的話,實際上也不太好比,因為兩個任務不同。「它的殲20不是拿來對我們的F-16,理論上它應該是要對美國或日本或韓國的F-35,這樣中共才有優勢,殲-20來對我方的F-16V是沒有優勢的。」
中國2024.10.14對台「聯合利劍-2024B」軍事演習期間,中共殲-15戰機被台灣F-16V配備「狙擊手」標定莢艙監控,顯示空軍掌控台灣周邊空域能力。國防部
由於空戰時,戰機飛行員遇到什麼對機種「沒有辦法先選」,黃揚德說,但F-16V(包括構改的Block 20與新購的Block 70)現在的AESA雷達它有一個功能,它可以從雷達回波特性,去判斷敵機是哪一種機種,「那我們這些東西都是在地面上已經先想好了。」也就是說,空軍早就有對付解放軍不同機型的戰術構想。
雷達可判斷敵方機種 即時應對不同戰術
黃揚德指出:「例如我碰到殲-15我怎麼辦、它的弱點在哪裡、我要打它時我要怎麼打、他的弱點在哪裡?」或者遭遇殲-16或者殲-20也是一樣,因為AESA雷達性能可做到辨識敵方目標,空軍戰機飛行員首先就可以運用APG-83雷達來提前先判別「對手是誰(哪一種機型)」。
美國對台軍售「軍團」(Legion)IRST莢艙(機腹下),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發,其IRST21紅外線感測系統,能在遠距外有效偵測追蹤敵方紅外線信號,對抗低雷達訊跡的匿蹤戰機能力大幅提升。洛克希德馬丁LM
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發的「軍團」(Legion)IRST莢艙,掛於F-16機腹測試,其IRST21紅外線感測系統,能偵測追蹤雷達訊跡較弱的中共殲-20等匿蹤戰機之紅外線信號。洛克希德馬丁LM
黃揚德進一步指出,第二,F-16V飛行員可以用光電(EO)偵測裝備、例如「狙擊手」(Sniper)莢艙與「軍團」(Legion)「紅外線搜索追蹤IRST莢艙」協同,找到敵機目標,發射空對空飛彈將對方擊落。而且這種方式也可以找到殲-20,但殲-20會沒有反應,因為它不是雷達、沒有發射電波,對方無法偵測。
黃揚德補充,當然IRST等光電搜索裝備有距離的限制,但如果國軍把資料鏈(Link 16等)都做好的話,「雖然你在高雄、我在台北,但是你那邊看到的東西(目標資訊)你可以提供給我參考,可以拿你的東西來運用。」空軍不同飛行單位的F-16V也能夠協同攻擊空中進犯的共機。
進一步指出,如果光靠F-16V是以上述兩種方式應對中共匿蹤戰機,但如果國軍有E-2D雷達預警機或者是E-7空中預警機又不一樣了,因為這兩者可以做一個統籌,然後再加上F-16V,透過完整資料鏈,可以整合防空戰力,對付共機將更加全面。
代號「雄鷙專案」的空射雄風三型飛彈2025.3.07首度由機號1490的IDF經國號戰鬥機於台中清泉崗基地(CCK)掛載模擬彈升空進行飛行測試。照片來源:諸葛風雲
防護能力也是戰鬥機在空戰中存活力的關鍵,黃揚德指出,目前來講如果新的F-16V Block 70戰鬥機回來了,裝上新型電戰系統「蝮蛇之盾」 AN/ALQ-254 (Viper Shield system),其功能很好,所以縱使被殲-20攻擊的話,「我覺得那個逃脫的機率是很高的。」
美商L3Harris研製新型電戰系統「蝮蛇之盾」 AN/ALQ-254 (Viper Shield system),大幅提升F-16V Block70戰鬥機的電戰反制能力。L3Harris
如果AN/ALQ-254電戰莢艙未能擺脫殲-20怎麼辦?黃揚德說,F-16V還有一招:「如果不行的話,F-16V 機上還有一個AN/ALE-50拖曳式誘標(Towed Decoy System)系統,目前是經過各場戰爭的洗禮、被譽為最可靠的『無敵超人』,它就拖在F-16V後面,然後戰機起飛後打開自衛莢艙,可以把雷達的「focus」(聚焦、鎖定)引到後面去。」因此,共機的飛彈就會打到拖曳式誘標,「那打掉了就再放一個」。
國軍立即備戰操演2025.3.18空軍花蓮第五聯隊執行恢復戰備潛力裝掛。F-16V主翼可見AN/ALE-50「拖曳誘餌系統」首度近距離曝光,國防部
由於F-16V Block 70每一個「派龍」(pylon,掛架)上面可以裝兩個AN/ALE-50 拖曳式誘標系統,不影響底下的武器掛載,黃揚德說:「對殲-20來講,他們會比較苦惱的是,到底要用什麼方式來應對擁有F-16V的國軍?」
揭中共空中戰術 專家:空防也需飛彈系統支援
黃揚德分析,未來台海空防戰場上,應該是殲-16搭配殲-20,殲-16搭配殲-15「通通都進來,然後各司其職」各自攻擊律定的目標,然後中共轟-6轟炸機在在後線,可發射巡弋飛彈,攻擊台灣地面雷達、飛彈陣地等,想辦法這樣一次把國軍重要目標打完,癱瘓達到一定的時間,共軍後面的武器裝備與作戰部隊才補得上來, 「否則它後面的動作沒辦法做,只要沒有辦法拿到空優它就沒辦法做。」
代號「雄鷙專案」的空射雄風三型飛彈2025.3.07首度由機號1490的IDF經國號戰鬥機於台中清泉崗基地(CCK)掛載模擬彈升空進行飛行測試。照片來源:諸葛風雲
黃揚德表示,空軍未來除了66架F-16V Block 70、141架從原本F-16AM/BM型「構改」的F-16V Block 20之外,還有幻象-2000、IDF經國號戰鬥機,「所以要打仗的時候不會光靠F-16,如果都是F-16就太苦了,各型戰機都可以分攤任務,就看如何組合運用。
黃揚德表示,防空作戰是整體的,也不光是戰鬥機來維持空優,我方的愛國者2型防空飛彈系統,就是專門針對擊落敵機而設計的,還有天弓2型等系列的防空飛彈等,「匿蹤戰機」不是真的完全偵測不到,加上還有中、低空等防空飛彈系統,「國軍現在在防禦台海這個部分是足夠的,但是有一些先決條件。」
空軍F-16V 於2025.4.01 起飛應對中國對台聯合演訓 。截自國防部發言人臉書影片
黃揚德強調,能抵擋防禦共軍進犯的先決條件是國軍有沒有足夠的預備兵力?人夠不夠?後面的戰耗補充、彈藥補充是不是順暢? 那時候才能算出來持續戰力。還有關鍵在於敵方如何攻擊?目前看起來共軍應該是「導彈先行」,因此國軍可以用F-16V可以用空射魚叉飛彈、雄-2E等先發動一波反制攻擊,即使後續共軍企圖奪取部分空優,台灣在接裝66架F-16V Block70後,黃揚德對於空軍學弟們有信心,「那就是遭遇戰了,就跟現在一樣啊!差別只是說,上去的我就直接接敵一批了,如果開打的話,我們不見得是在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