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盈隆用「康熙力擒鰲拜」比喻民進黨目前局面。翻攝游盈隆臉書
大罷免挫敗後,民進黨內矛頭集中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身上,甚至傳出總統兼黨主席賴清德已兩度親自勸退,但被柯建銘當面拒絕。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今(30)日發文,借用金庸小說《鹿鼎記》典故,將賴比喻為「康熙」、柯建銘比喻為「鰲拜」,並拋出問題,假如台灣重演『康熙力擒鰲拜』,那麼誰是韋小寶?
游盈隆用金庸《鹿鼎記》比喻,當中康熙皇帝要制服權臣鰲拜,是經過精心設計,而康熙的玩伴韋小寶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康熙力擒鰲拜的典故,會重演嗎?太陽光底下沒有新鮮事,說不定還真的會在台灣重演」,如果說賴清德是康熙、柯建銘是鰲拜,那麼賴清德身邊能否出現一個「韋小寶」來協助,將決定成敗。
游盈隆進一步分析,從背景與個性來看,新任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最接近「韋小寶」的角色,但問題在於,徐國勇是否真的能扮演後韋小寶?假如做不到,上任民進黨秘書長剛開始就摔一跤、無法奏效,恐怕會陷入尷尬局面。
游盈隆直言,更嚴重的是,如果賴清德兼黨主席無法勸退柯建銘未果,就意味著「康熙捉拿鰲拜計畫失敗」,以後令不出總統府,更代表總統兼黨主席的威信動搖,甚至可能演變為政治學所謂的「領導危機」,「代誌就大條了。」
游盈隆也提到,近兩日《自由時報》與《中國時報》均針對「賴柯懇談、老柯拒絕退居二線」做深入報導,顯示相關消息可信度高。他認為,眼下的關鍵並非只是柯建銘是否願意退居幕後,而是賴清德作為總統兼黨主席,今後的話語權是否還能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