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館圓環。資料照
台北市交通局今(8/27)宣布,位於羅斯福路與基隆路交會口的 公館圓環,將於 9月13日凌晨正式動工拆除,工程內容包含圓環拆除與公車專用地下道填平,並改建為「正交路口」。施工將分兩階段進行,總工期65天,預計11月下旬完工。然而,這項計畫早在3月宣布時就引發強烈爭議,6月議會更決議暫緩,並要求舉辦公聽會蒐集意見,如今市府卻仍決定照原方案執行,引來議員與交通民團齊聲抨擊,批評市府無視民意與專業建議。
公館圓環是台北市知名交通熱點,七岔路口設計使車流交織頻繁,已連續7年列為北市交通事故最多的地點。市府主張,現行標線調整無法有效改善安全問題,僅能降低約5%至12%的事故率;而若全面拆除圓環並改為正交路口,預估事故可減少六成以上,因此決定啟動改造工程。
不過,民意卻與市府看法南轅北轍。今年6月舉辦的公聽會中,現場居民、專業團體以及藍綠白多名議員幾乎一致反對,要求市府先進行低成本的標線與標誌優化,例如增設導引線、調整行車空間,再視效果決定是否進一步拆除圓環。但交通局今卻以「劃設導引線改善有限」為由,直接否決建議,激起反彈聲浪。
對此,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抗議指出,市府直接否決標線導引改善方案,甚至稱「劃設導引線對交通安全無用」,令人完全無法認同。聯盟認為,圓環仍有改善空間,若強硬填平地下道,將讓尖峰時段超過300班公車被迫與一般車流爭道,恐造成交通更壅塞,也犧牲學生與弱勢用路人的權益。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宣布,將於明(8/28)前往市府抗議,要求撤回倉促決策,重新審慎評估。
民進黨籍議員苗博雅更痛批,此案嚴重違背民意與專業,市府不僅忽視跨黨派議員與居民的共識,還選擇最差方案,「這個是蔣萬安市府獨裁DNA的體現」。她直言,過去工務局委外研究就評估過,填平地下道會讓交通狀況比現況惡化40%,如今市府仍執意執行,「完全不符合科學理性」。
民眾黨議員張志豪也砲轟,直指市府在未與議員及居民充分溝通下強推計畫,是「非常非常不尊重台北市議員」的做法。他警告,一旦羅斯福路交通大動脈被打掉,未來捷運南環段施工時,新店、永和等地區交通恐陷入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