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打詐每月財損較去年降37.7% 卓榮泰:詐騙模式瞬變 將用科技滾動打擊

    2025-08-15 11:37 / 作者 楊文琪
    行政院長卓榮泰就「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執行成效」赴立法院專案報告及備詢。廖瑞祥攝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8/15)日於立法院表示,面對資通訊發達及金融便利性衍生新型態詐欺犯罪趨勢, 今 (2025 )年推出打詐綱領 2.0,設定「強化防詐意識、減少發生數及降低財損數」3大目標、並將金融機構、虛擬資產服務提供、電信事業、網路廣告平臺、第三方支付服務、電商及網路連線遊戲業者等7個防詐關鍵產業納入公私協力,全力推行識詐、堵詐、防詐、阻詐及懲詐等5個面向及相關指標,並將透過「上游源頭防制、下游溯源查緝、精準宣導、保護被害人」等相關具體作為,加強金融、電信及網路工具之管理機制。

    卓揆今日赴立法院就「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執行成效」進行專案報告,他說,去年7月31日《 詐防條例》公布施行,政府並於8月設置165打詐儀錶板逐日公布詐欺犯罪統計數據。在扣除交易糾紛、債務不履行等假性財產犯罪案件後,每月受理案件數不履行等假性財產犯罪案件後,每月受理案件數由年8月1萬9590件下降至今年7月1萬5177件,降幅22.5%。統計模型計算結果顯示,受理案件數長期以每月減少350件趨勢緩步下降。

    他指出,去年8月至今年7月期間,在扣除假性財產犯罪案件後,每月財損金額由去年8月131億1047萬元,下降至今年7月81億7261萬元,降幅達37.7%。統計模型計算結果顯示,財損金額以每月減少5億元趨勢逐漸下降。

    卓揆表示,詐騙犯罪類型變化多端,就受理案件數及財損金額而言,假投資詐騙、假交友投資詐騙、網路購物詐騙、假買家騙賣家詐騙及假檢警詐騙等,占扣除假性財產犯罪案件後,受理案件數 59%、全體財損金額 91%,是最主要的5大詐騙類型。

    卓揆說,各類型 詐騙可進一步分類為投資類詐騙與非投資類詐騙兩大類。投資類詐騙包括假投資詐騙、假交友投資詐騙,都是以各種不同手段逐步取得被害人信任後,逐次用小利誘騙被害人投入更大量金錢。只要當事人無法或不願認知上當受騙,就會持續投入更多金錢。他指出,多年來每年7、8月都是詐騙高峰,這是因為民眾在1、2月領到年終後進行各項投資,經過半年時間才驚覺遭詐後報案造成。

    他指出,因應詐欺罪趨勢與手法,運用科技分析手段滾動檢討、推動各項精進作為,打擊詐欺精進工作,包括跨部會研商重點打擊詐欺犯罪節點;中央結合地方、公私協力聯手打詐;強化數位源頭管理防制詐欺資訊流竄;強化犯罪被害保護;國際合作協力推動打詐業務。

    卓揆強調,受主要詐騙類型報案時間差影響,打詐綱領2.0各項精進作為近期逐漸展現成效。但詐騙集團為求不法利益,挾高科技器材與 AI人工智慧科技,如病毒般不斷進化,數週便能發現新的詐騙模式。我們不能坐等詐騙集團破解打詐作為,而要時刻檢討各項工作成效,結合創意、科技與政府工作能量,公私協力,全力守護民眾財產,提高詐騙集團犯罪成本,使歹徒無利可圖。
    楊文琪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