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長盧秀燕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出席13日台中「反惡罷」活動。周志豪攝
財團法人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7/14)早上發表「2025大罷免選民政治態度與投票傾向」即時民調。主要研究發現,20歲以上台灣人,4成2贊成大罷免,4成8不贊成,顯示主流民意不贊成大罷免的比例較高。至於三階罷免的選民投票傾向,最新民調顯示,最終投票率有機會上看五成五,從各種跡象看,當罷免區投票率在五成以上,投票率越高,將越有利於國民黨;反之,則將越有利於民進黨。游盈隆認為,罷情高度激烈與緊繃,這是政治賭注空前巨大的另類選戰,結果充滿不確定性,嚴酷考驗藍營反罷免的動員力與爆發力。
台灣民意基金會表示,必須指出的是,這次多達24席立委選區同時舉行罷免,而非全國所有的選區。而這24席立委選區所在地,包括四都五縣市,人口佔全國58.36%。如果要更精確估計、推論和瞭解24席立委選區的罷免實情,應該以罷免區為範圍,而非全國為範圍。在這個方法論的指引下,進行以下分析。
前言:中選會6月20日確認24位國民黨籍立委罷免案成立,7月26日投票,一般稱為大罷免;也就是,罷免所有現任國民黨籍立委。對此,我們有幾個問題,想請教您。
(一)國人對大罷免的態度
民調問:「一般說來,您贊不贊成大罷免【罷免所有現任國民黨籍立委】?」結果發現:25.1%非常贊成,16.6%還算贊成,18.6%不太贊成,29.3%一點也不贊成,8.6%沒意見,1.8%不知道、拒答。
換句話說,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四成二贊成大罷免,四成八不贊成,10.4%沒意見、不知道。不贊成的人比贊成的人多6.2個百分點。
圖 1:國人對大罷免的態度(罷免所有現任國民黨籍立委)(2025/7)。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這項發現傳達了兩個重要訊息,一個是全國多數民意不贊成「大罷免」,另一個是贊成「大罷免」的人數相當可觀,兩者差距是個位數。顯示這次大罷免政治張力之強烈和緊繃。
不過,如果不從全國性角度看,而只從罷免區角度看,那麼整體次數分配會出現明顯的改變,贊成的人會減少,不贊成的人會明顯增多。具體地講,23.7%非常贊成,16.3%還算贊成,18.8%不太贊成,31.8%一點也不贊成,7.9%沒意見,1.5%不知道、拒答。
換句話說,最新民意顯示,以24立委罷免區為範圍,四成贊成大罷免,五成一不贊成。不贊成者比贊成者多10.6個百分點。這凸顯一個現象,那就是,罷免區主流民意不贊成大罷免的比例更高。
圖2:國人對大罷免的態度--全國 VS 罷免區(2025/7)。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進一步分析,有以下四點值得一提:
首先,從年齡層看,除20-24歲者外,每一個年齡層,皆呈現多數不贊成「大罷免」,尤其是45-64歲中壯選民。具體地講,20-24歲,六成三贊成,二成四不贊成;25-34歲,三成八贊成,四成三不贊成;35-44歲,四成二贊成,四成八不贊成;45-54歲,三成二贊成,六成二不贊成;55-64歲,三成八贊成,五成九不贊成;65 歲及以上,四成三贊成,四成八不贊成。
第二,從教育背景看,除了小學及以下教育程度者外,高中/高職及以上教育程度者皆呈現一面倒不贊成大罷免,連初中/國中教育程度者也呈現多數不贊成的狀況。具體地講,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者,四成三贊成,四成九不贊成;專科教育程度者,三成二贊成,五成七不贊成;高中/高職教育 程度者,三成七贊成,五成六不贊成;初中/國中教育程度者,三成九贊成,四成六不贊成;小學及以下教育程度者,四成九贊成,三成六不贊成。
第三,從政黨支持傾向看,民進黨支持者,八成八贊成,一成不贊成;國民黨支持者,3.8%贊成,九成一不贊成;民眾黨支持者,二成贊成,七成四不贊
第四,從四都 5 縣市角度看,每一個地區都呈現多數不贊成「大罷免」。具體地 說,台北市,四成二贊成,五成三不贊成;新北市,四成贊成,五成三不贊成;桃園市,四成二贊成,五成不贊成;台中市,三成五贊成,四 成九不贊成;其他 5 縣市平均,四成一贊成,四成六不贊成。
(二)關於三階罷免的選民投票傾向
民調問:「如果您的立委選區宣布進入罷免第三階段,到時候您會不會去投 票?」結果發現:46.4%一定會,20.9%可能會,12.4%可能不會,16.2%一定不會,2.6%沒意見,1.6%不知道、拒答。換句話說,從全國性角度看,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一定會去投票四成六,可能會去二成一,可能不會去一成二,一定不會去一成六。
這項發現透露了一個重要訊息,那就是,宣稱會去投票者,也就是,一定會去加可能會去投票者,合計六成七,表示目前選情已經升溫,未來實際投票率很可能不低於五成。
圖3:三階罷免的選民投票傾向 (2025/7)。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不過,如果改從罷免區角度看,那麼整體次數分配會出現明顯的改變,投票率會增加,不投票率會減少。具體地講,最新民意顯示,一定會去投票48.8%,可能會去投 21.1%,可能不會去11.8%,一定不會去14.5%。一定會去加上可能會去,合計69.9%,高於全國可能投票率2.6個百分點。
這暗示最終投票率有機會上看五成五。從各種跡象看,當罷免區投票率在五成以上,投票率越高,將越有利於國民黨;反之,則將越有利於民進黨。
圖4:三階罷免的選民投票傾向--全國 VS 罷免區 (2025/7)。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進一步分析,有以下三點值得注意:
首先,從政黨支持傾向看,民進黨支持者,八成六可能去投,一成三可能不投;國民黨支持者,七成二可能去投,二成六可能不去;民眾黨支持者,六成一可能去投,三成六可能不投;中性選民,五成四可能去投,三成九可能不投。
值得注意的是,國民黨支持者的投票意願明顯不如民進黨支持者,而民眾黨支持者和中性選民對大罷免的參與熱情並不高。這在何種程度上會影響大罷免結果?值得觀察。
第二,從四都五縣市角度看,桃園市選民投票率七成七,高居第一;新北市七成四,居次;其他依序是,台北市七成一,其他五縣市六成八,台中市五成九最冷。
第三,罷免區主流民意不贊成大罷免,但實際投票率高低可能重大影響罷免結果。民調最新分析顯示,在五成一不贊成大罷免的選民中,目前可能投票率大約是六成三,也就是說,可能出席投票的人佔全體選民數31.8%;相形之下,在贊成大罷免的四成選民中,投票率上看九成一,也就是說,可能出席投票的人佔全體選民數36.2%。罷免方投票人數將比反罷免方人數多4.4個百分點。這是反罷免陣營難以吞嚥的壞消息。
(三)三階罷免的選民投票選擇
民調問:「如果明天投票,您傾向投同意罷免或不同意罷免?」結果發現:39%同意罷免,44.1%不同意罷免,5.7%尚未決定,5.7%不投票,5.4%不知道、拒答。換句話說,從全國性角度看,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如果明天投票,三成九投同意罷免,四成四投不同意罷免,11.4%未決定或不投票,5.4%不知道、拒答。預備投不同意罷免者比投同意罷免者多5.1個百分點。這項發現傳達一個清楚且重要的訊息,那就是,三階罷免之戰,目前不同意罷免方略佔上風,和前兩個月一樣。
圖5:三階罷免的選民投票選擇 (2025/7)。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不過,如果換從罷免區角度看,那麼整體次數分配會出現明顯的改變。具體地講,最新民意顯示,如果明天投票,三成七投同意罷免,四成八投不同意罷免,10.5%未決定或不投票,4.9%不知道、拒答。傾向投不同意罷免者比投同 意罷免者多10.8個百分點。
圖6:三階罷免的選民投票選擇—全國 VS 罷免區 (2025/7)。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進一步分析,有以下五點值得一提:
首先,從政黨支持傾向看,民進黨支持者,八成五投同意罷免,6.5%投不同意罷免;國民黨支持者,2.8%投同意罷免,九成一投不同意罷免;民眾黨支持者,一成三投同意罷免,八成投不同意罷免;中性選民,一成八投同意罷免,五成投不同意罷免。
第二,從4都5縣市看,台北市,四成三同意罷免,四成五不同意;新北市,三成六同意罷免,五成不同意;桃園市,三成五同意罷免,五成不同意;台中市,三成三同意罷免,四成八不同意;其他5縣市平均,三成九同意罷免,四成三不同意。暗示基隆、新竹、雲林、花蓮、台東罷情並不冷。
第三,如果明天投票,47.7%不同意罷免,36.9%同意罷免,結果不同意罷免方會獲勝嗎?答案是:不,因為綠營(罷免方)目前暫時領先藍營(反罷免方)2.3 個百分點。這是因為考慮投票率因素,傾向投不同意罷免的人,投票率是六成五,而傾向投同意票的人,投票率九成,結果綠營會贏藍營2.3個百分點。
然而,同意罷免方會投出九成投票率,是太夢幻了,不符合經驗法則;如果說,綠營催出七成投票率,從各種跡象看,不無可能;在這樣的狀況下,除非藍營催出至少五成五投票率,才足以抗衡。
第四,根據本會七月最新大罷免的調查研究發現,在整個罷免區中,支持大罷免群眾的政治態度已經成形,包括三成九同意「國民黨籍立委所作所為大都是毀憲亂政,所以應該被罷免」、三成六相信「大罷免有助於『反共護台』意識的提升」、三成七對「大罷免是攸關台灣未來的存亡之戰」有同感。在有共同的政治認知與心理基礎上,大罷免支持群眾的行動力與爆發力將相當驚人。
第五,也是最後,大罷免演變至今,罷情高度激烈與緊繃,這是政治賭注空前巨大的另類選戰,結果充滿不確定性,嚴酷考驗藍營反罷免的動員力與爆發力。後續發展,非常值得關注。
台灣民意基金會表示,這是該會2025年7月全國性民調的一部份。本次調查由游盈隆教授負責問卷設計、報告撰寫、研究發現的判讀、及相關公共政策與政治意涵的解析;山水民意研究公司受本基金會委託,主要負責抽樣設計、電話訪談、資料清理與統計分析。
訪問期間是2025年7月7-9日,共三天;對象以全國為範圍的二十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為市話與手機並用的雙底冊抽樣(dual-frame random sampling),市話70%,手機30%。有效樣本1083人,市話757人,手機326人;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2.98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經費來源是財團法人台灣民意教育基金會,簡稱台灣民意基金會(TP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