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於就任滿周年前與媒體茶敘。廖瑞祥攝
核三廠2號機將於明(5/17)日除役,台灣將進入「無核時代」,但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核管法》,延長核電廠運轉期限,行政院長卓榮泰今(5/16)日表示,核三廠2號機明日停止發電,立法院已通過《核管法》,後續會由核安會進行專業技術的認定,再由經濟部、台電決定是否要進行重啟作業,這些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夠斷定核三廠能不能繼續發電使用。
卓內閣上任將滿1周年,今日於行政院與媒體茶敘,被問及核能及台灣電力問題時,他表示,明天核三廠2號機停止運轉,台灣將進入沒有核能發電的階段,核三廠2號機停止發電後,大概降低3%備載容量率,現在夜間還有超過10%的備載容量率,日間更高可以到12%至15%的備載容量率,即使減少3%,還是維持在安全的備載容量率。
卓揆指出,在賴總統推動二次能源轉型中,政府透過發展多元綠能、深度節能、科技儲能及電網安全上,在過去一年中都有進展,預計2026年的綠能發電將達到過去設定的20%目標。
至於國人關心的核三廠未來?卓揆說,核三廠須在明天除役,依照新法,核安會須制定子法,規範如何檢查核三廠安全,台灣過去有核電廠延役經驗,但能否完全移轉到核電廠重啟,仍須由核安會做專業技術認定,後續才能由經濟部或台電決定是否重啟。
他強調,政院與台電、核安會有相當多的討論,到目前為止仍無法精確算出程序要多久,須待子法完備後才能做政策討論與決定,包括怎麼重啟、要不要重啟、何時進入安檢,但時間還難以估計,牽涉道是否有足夠設備和能力來更換,這些都還在未定之中。
至於電力供應問題,卓揆表示,政府對國人有責任,一定要有穩定的供電環境,確保用電無虞,他也期待全球能有新的核能技術,新式核能只要符合確保核安、核廢料能夠處理及社會有共識等三大前提,政府願意投入,包括是否引進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都可以討論,而地熱、小水力、氫能發電,若能找到適當對象共同討論研發,也是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