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日接受《法律白話文》Podcast專訪。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5/13)日接受《法律白話文》Podcast專訪時,主持人表示中華民國歷史上有13次覆議,卓揆任內就提了7次,很多人都在講行政院是不是只會覆議?卓揆是「覆議院長」,對此卓揆表示,覆議對行政院來講是被動的,沒有一個法案窒礙難行違憲違法,行政院也沒有理由提出覆議。
卓揆指出,從開始到現在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不僅侵犯行政權、司法權、監察權,更侵犯一般人民的權利,例如他開什麼調查會委員會,可以把民間的公司個人請去裡面談話,很多是個人或商業上的機密,這樣子不適合,這侵犯到人民,侵犯到監察院的事後檢查監督權,也侵犯到司法院的權利,所以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跟《刑法》的相關法則都提出覆議。
他接著說,再來是《憲法訴訟法》跟《選罷法》,現在大法官只有8位,還要補7位,現在的大法官是停擺的,如果第1次的人事同意權有過,現在還可以運作,但現在完全無法運作,大法官會議釋憲,不是針對行政機關,它99%都是針對一般人民,所以停擺是侵害到99%人民相關的案件。
卓揆指出,還有總預算跟《財劃法》,從中華民國《憲法》來看,行政院是唯一可以提出覆議的憲政機關,其他機關都不行,所以必須要提,這是一個立場的表明,以前的覆議失敗行政院長是要下臺辭職的,現在已經把辭職這2個字拿掉了,「我不是認為說這樣是保障行政院長」,在憲政體制上面過去覆議只要1/3,現在要1/2,也就是增高了覆議的難度,覆議失敗行政院長只能接受,現在政院就接受了,這些案子總統也公布生效了,但針對《財劃法》就2個方式來補救,一個是重新提出一個修法,把它修到比較接近我們理想的,第2個就是釋憲的判定,看是不是侵犯到地方自治、侵犯到財政《憲法》等等。
主持人詢問,現在釋憲走不動了,朝野陷入僵局,你怪我我怪你也不是辦法,那該怎麼辦?卓揆回應,政府知道窒礙難行,提出覆議被否決了,總統也公布生效了,現在就在新的法律中用最低的傷害程度來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