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舊市區的罷免活動,背後是一部公民菜鳥成長史。吳尚軒攝
從捷運事故到氣爆意外,台中市民的不滿在大罷免浪潮裡,直衝盧秀燕3名子弟兵,來自四面八方的「小白」志工紛紛組成罷免團隊,為家園出一口氣;然而,民怨要轉換成連署書困難重重,幅員遼闊、人手短缺又缺乏曝光下,每一次突圍策略卻又在內部屢屢引來質疑、矛盾,對外還有反對民眾的嗆聲、肢體衝突,針對廖偉翔、黃健豪、羅廷瑋總計14.6萬份的連署書背後,又有多少成長血淚?4月的某個午後,本該人潮絡繹不絕的新光三越中港店,如今變得寂寥冷清,這座曾經連霸14年全國最賺錢殊榮的百貨公司,從發生氣爆意外後已經停業數月;30、40位身披白色羽織、身背亮黃色令旗的民眾聚集在人行道,輪流上前獻花,這場儀式除了是為逝者致哀,更是誓師,要成功罷免包含廖偉翔在內的國民黨立委。
台中罷團到新光三越外獻花致哀。吳尚軒攝
罷免團隊發言人高凡璽說,從氣爆到2年前台中捷運發生施工意外,造成法律學者林淑雅過世,這些都是公部門可以避免、規範的意外,卻造成多少人犧牲,「如果台中人再不去關心這些事,真的說不過去。」
大罷免浪潮蔓延全台,尤其台中舊市區聲勢驚人,但這背後並非一帆風順,從最初就加入的志工何小姐坦言,罷免團隊幾乎全是「小白」,怎麼連署、上街每個階段都要自行摸索,「真的沒人想到能走到這一步。」
「盧媽媽」光環退去?舊市區3立委罷免案搶先開跑不滿去年國民黨、民眾黨團連環推出國會擴權、《財劃法》修法等法案,及大量凍刪中央政府預算,民間團體發起全台大罷免,其中台中市長盧秀燕於舊市區的3位子弟兵:廖偉翔、黃健豪、羅廷瑋,在初期就被罷團點名,開始收集連署書。
「他們會讓大家站出來,就是他們是靠盧秀燕上來,但發現他們胸無點墨。」台中市民C小姐還記得,自己過年期間到市區簽連署時,攤位上人潮滿滿,要排隊好久,盧秀燕在台中經營的形象非常好,就連去文具店買東西,都可以聽到店內播放盧秀燕的廣播,「育兒津貼怎樣怎樣,健保免費等等,這些對老一輩很有效。」
2024年青鳥行動時,便有公民團體呼籲罷免國民黨立委。資料照,吳尚軒攝
然而立委就職1年後,市民對這3人的成績單並不買單。C小姐直言,像是黃健豪刪除育兒津貼預算,卻自己又去領津貼,這讓台中許多新手父母大為不滿,羅廷瑋在預算審查時毆打、嗆聲其他立委,更爆出性騷擾爭議,廖偉翔在新光三越氣爆時卻跑去直播作秀,也讓民眾反感,「當走出盧秀燕的庇蔭後,大家就覺得該要罷免他們。」
人潮在哪裡?即便市區仍要用腳撐出據點儘管第一階段火速過關,但跨入門檻更高的第二階段連署後,罷團發現實際轉換的能量有限。
罷免廖偉翔團隊回顧,當時每天的收件量,常常不到預估的一半,高凡璽說,很大的考驗在於空間與人力,簽連署書是更強烈的政治表態,「一般民眾除非你把連署書放到他面前,才可能有意願簽,可是我們能夠有多少人做這件事?」
Line的志工群組裡約有170、180人,而高凡璽指出,較活躍的僅有30到40人,「但我們選民有30萬人,這個比例實在很懸殊」,選區範圍從市中心的七期重劃區、秋紅谷,延伸到山邊的東海大學、成功嶺,幅員相當遼闊,此外,「台北相對方便是捷運站就可以聚集人潮,但台中沒有明確可以聚集人的地方,必須到處找市場、公園、夜市,想辦法把點拉開。」
新光三越氣爆案,是近期台中重大意外事故。吳尚軒攝
西屯市場的土地公廟前,志工Ben悉心指導婆婆媽媽們怎麼簽名,擔任陸戰小隊長的她解釋,小隊長都要負責開拓地點,並且揪人每天開團擺攤,把據點經營起來,本身是全職主婦的她加入後,就專攻市場路線,已經開拓不少據點,「其他人大部分都要上班,只能下班來擺攤,我就負責白天的。」
Ben觀察,菜市場的族群都趕著買菜,或是要做生意,乍看之下不容易停下來駐足,但其實能說服他們簽連署的理由,反倒非常直接,「就是覺得國民黨在擾亂國會,覺得這些人讓台灣很多紛擾,沒辦法給大家安居樂業的感覺。」
曝光有限連署陷牛步 內部焦慮還得靠溝通進入3、4月後連署進度一度停滯,不少擺攤志工則觀察到,來簽連署的人常常會唸:「我怎麼現在才知道你們?」「我找你們找好久了,還以為找不到!」高凡璽說,這其中很可以感受到資訊傳遞的局限,尤其台中的媒體關注度遠遠不如北部,因此也要想更多方式突破,但當大家都是新手時,遇上的摩擦也不少。
來自四面八方的罷免義勇軍如何磨合,也是考驗。吳尚軒攝
「我們是展翅廢翔/逆風的希望/青春寫在島嶼的高山/啊 我們有充滿力量 熱情的陽光/照亮島嶼前進的方向」4月的一個下午,歌手吳志寧來到台中保安公園開唱,這場熱鬧活潑的音樂會由罷團舉辦,志工也在場邊呼籲民眾連署護台灣,然而罷團群組裡卻有人質疑:「為什麼要花人力做這件事?」「為什麼不好好去掃街?」
高凡璽指出,罷免志工來自四面八方,但團體內沒有明確的組織架構,因此當有人希望採取不同方式突破時,未必所有志工都能理解,也會衍生成內部的矛盾,「大家焦慮的情緒是很強烈的,尤其會來參與罷免的人,不管憤怒或擔憂也好,本身就有很強烈情感。」
對外資訊如何公開也是考驗。各地罷團在過程裡,都曾爭論是否「蓋牌」,不公開連署進度,有人認為如此能用危機感逼出連署,但亦有人質疑,這反倒讓群眾陷入焦慮,而廢翔團隊中間也曾有約2週時間,不明確說明收件份數。
此時,「你們很樂觀嘛」、「我到底還要不要去擺攤?」的質疑又在群組內陸續傳開。高凡璽指出,最初跟志工說要樂觀、不擔心,但當到進入中後期時,要怎麼讓大家既樂觀卻又不鬆懈,就是困難,甚至有點矛盾的事。
面對積極還是保守、辦活動還是乖乖掃街,每一個環節都在罷團內引發許多討論。吳尚軒攝
「只能不斷進行溝通。」他嘆道,相較於在群組寫文章,面對面的溝通更有效,比方出去擺攤,或在罷免總部輪班時,他都會跟有疑問的志工解釋,每天都仍有穩定份數收件,只是出於策略等考量先不公布,大多數人聽了也都可以理解,「這時候真的會感受到,文字沒辦法傳遞溫度。」
「(摩擦)最主要在管理跟自由間的權衡吧。」何小姐回憶,比方他們會為了志工安全而定下規範,要有幾個人才可以擺攤、掃街,以避免遭到騷擾,但對一些社交能力極強、擅長個人游擊的志工來說,這規矩就顯得綁手綁腳,「沒有哪個是對的,可能兩個都是對的,我們就是尋找方式平衡。」
但她坦言,若真的無法取得共識,也會有人選擇脫下志工背心,用私人的方式自己收連署回來,「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大家不一定要留在同一個團體裡。」
「做對的事為何被抹黑?」 謾罵、騷擾反讓罷團更凝聚而面對民眾嗆聲甚至動手,幾乎都是罷團必經的考驗。負責在市場舉牌的志工Vivien就說,她常常遇到民眾嗆聲:「吃飽太閒」、「擾亂社會」,起初也會感到緊張、自我懷疑,「但他就是罵完就走,你也不能怎樣,我就會轉念,反正平常我也在罵傅崐萁,扯平啦!」
志工也會面對肢體衝突,就曾經有自稱是房東的男子,以「把騎樓弄得一團亂」為由要驅趕擺攤志工,甚至動手推人、拿起桌上的檯燈揮舞,被推、被衝著臉破口大罵,在大家眼裡已經是屢見不鮮。
罷團認為,過去幾年來,台中市民對於盧秀燕市府累積了許多不滿。資料照,台中市政府提供
「像這種我們就是報警。」何小姐說,他們到後來已經練就一套對應方式,被罵「領民進黨多少錢」,就回「民進黨請不起我」,每位志工幾乎是一周7天,每天從早累到晚,更有許多人其實是在地企業主管,政黨哪可能付得出錢要他們這樣做事?對方罵「浪費社會資源」,就回:「拜託,立委一個月領19萬又不做事欸,誰比較浪費!」而面對「白痴」、「神經病」等辱罵及肢體衝突,就是直接報警處理,現在也有好幾起案件正進行司法程序。
不同於內部的焦慮,每一次外部的衝擊則都讓團隊更團結。每志工有被嗆聲、動手的影片在網路上流傳,往往都又會讓各地罷團多收幾分連署書。「這些事也會讓大家群情激憤,覺得我們在做對的事,為什麼會有人來抹黑、造謠?會更勇敢、更團結。」何小姐說。
最後階段氣力放盡 志工特別感謝:連署超人頂著內外壓力,來到交件截止前,高凡璽坦言,最後階段罷團能做的其實已經非常有限,「現在還沒簽的,已經不是我們可以宣傳到的人了」,只能不斷呼喊簽過連署的民眾,繼續拉朋友、家人來交件。
出生台中市中心、在台北工作的L小姐便回憶,截止前幾天,她剛好跟高中同學聚會,明明大家都還聲援過青鳥行動,「結果一堆人差點忘記要簽,都說是太忙」,許多人出社會後根本不看社群,加上罷免新聞又多又雜,重要的資訊反倒被淹沒,「甚至有人以為可以等到端午連假再簽。」一頓飯後,她收下整桌人的連署書火速寄出。
台中舊市區罷團成績亮眼,背後是許多的血淚累積而來。資料照,展翅廢翔團隊提供
「真的是要很感謝每一位的連署超人。」高凡璽說,最後這段時間,大概有5成以上的連署書都從外地寄過來,或簽過連署的人再去拉回來的。
在地的深耕也在此時開花。何小姐回憶,比方他們在南屯市場設點擺攤,志工每天輪班,連續不斷地經營好幾週後發現,「民眾經過一次、兩次,他就會慢慢記得有這個點,他要拉人來時,就知道可以去哪裡簽連署。」
14萬連署書震撼全國 公民運動10年開花結果熬過漫長煎熬的60天,市區3個罷團最終交出亮眼成績,送件時,廖偉翔、黃健豪、羅廷瑋3人總共吸引了14.6萬份連署書,疊起來有如城牆,聲勢驚人。高凡璽說,儘管達標,但他們仍會繼續收連署書,除了是為補件籌備彈藥以外,「我們相信每個簽過的人,到時候都會更願意回來投票。」
其實,11年前太陽花學運結束後,能量外溢延伸的割藍委行動,也曾在台中發起罷免立委蔡錦隆,當時面對3.4萬份的連署門檻,罷免團體最終只交出約3300份連署書,連10%都搆不著。
從10多年前的割藍委出師未捷,到如今大罷免跨過二階門檻,背後是無數人的經驗傳承。資料照,展翅廢翔團隊提供
如今,罷免廖偉翔的行動交出達到門檻140%的連署書,黃健豪、羅廷瑋也紛紛衝上148%、169%的亮眼成績。何小姐露出苦笑說,這段過程,他們除了重新認識當年的罷免團隊,受到許多幫助,「他們很像農夫在埋種子,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開,但只要開花,就會一代一代盛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