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國民黨籍召委吳宗憲。資料照
立法院會3月21日在國民黨與民眾黨的人數優勢下,將「反廢死公投」與「反戒嚴公投」逕付二讀;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國民黨籍召委吳宗憲今(4/24)就「反廢死公投」召朝野協商,民進黨立院黨團書記長陳培瑜稱當初院會決議無效,另公投案內容牴觸憲法法庭判決,是無效公投;但民眾黨立院黨團副總召張啟楷則批,民進黨過去贊成公投,現在卻把公投視為洪水猛獸,最終未達共識,主席吳宗憲遂宣布協商無果,移請立法院長韓國瑜另行協商。
吳宗憲首先表示,「反廢死」公投提案主文為「您是否同意『各級法院合議庭法官判處死刑不須一致決』之政策?」本案於114年3月21日經院會決議逕付二讀。請各黨團表達意見。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指出,判決死刑應否一致決已經是重大刑事政策,全民對於實質廢除死刑都有高度疑慮。因此,如此重大刑事政策應該交付公民投票。
張啟楷說,憲法法庭做出判決後,高達九成民意都是反對的,認為違憲法法庭是實質廢死。他直言,執行死刑需要一、二、三審,十幾位法官全部都一致判決死刑,這個難度非常高,等於實質廢死。
張啟楷認為,要尊重多數民意,且公聽會裡受害者家屬也備受煎熬,目前台灣有36位死刑定讞仍未執行,針對憲法法庭這個廢死判決,應讓全民公投,有補救的機會。
陳培瑜不滿提到,這次公投提案用反廢死來包裝所謂的反死刑一致決,其實是在公開欺騙社會大眾。她說,台灣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刻是實質廢除過死刑,也就是今天要處理這個提案,死刑要存在。法務部上週還有執行死刑規則。如果台灣已經廢死,乾脆就修掉這個規則,廢掉就好。國民黨只是想用反廢死的高支持度拉高現在處於低谷的民意,面對大罷免的風潮。
此外,陳培瑜也點出有「位階問題」,憲判文的效力等同憲法位階,但公投法的位階是基於憲法賦予人民創制複決的權利,所得到的結果是屬於法律位階,因此,公投案內容直接牴觸憲法法庭的判決,最終很有可能成為一場無效公投。
張啟楷反駁,沒錯,台灣就是高民意反對廢死,難道民進黨要跟高民意對撞嗎?民進黨以前口口聲聲贊成公投,什麼時候對公投視為洪水猛獸呢?民進黨過去提了多少公投,要不要把案子都撤回去?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則說,死刑無須一致決的政策可以透過立法院修法達成的,無須浪費公民投票的社會成本。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表示,根據113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認為,第一,死刑作為刑罰本身合憲;第二,大法官若認為《刑法》必須符合憲法的罪責原則或者罪刑相當原則,殺人或故意殺人所受的懲罰必須有所區別,故意殺人儘管結果皆為被害者死亡,但過程中使用手段的殘忍程度和犯罪者心智狀況都應該在法官量刑時一併考量,且依據綜合考量結果給予符合該犯行的處罰,故意殺人者最重得處死刑,可是對於尚未達到犯罪情節屬最嚴重個案標準的人,則可判其10至20年。「要做的事情那些規定唯一死刑的條文是不是會剝奪法官量刑的權力,該不該修正的問題」。
接著,林月琴直言,該不該死,要由嚴謹的審判,因此大法官認為死刑判決要非常謹慎不能濫殺無辜,所以在判決書的確提出要求,各級法官合議法庭必須一致同意判處死刑,這是要用嚴謹正當法律程序,避免個人主觀造成冤獄、避免濫殺。
林月琴進一步說明,如果法官判錯,最後是否全民承擔結果?林月琴批評,今天國民黨的提案將造成宣告死刑標準降低,在地方法院一審合議庭時,跟高等法院兩人可做死刑判決,到最高法院三人便可決定,不管被告是否犯行重大,民眾會覺得在這個機制底下的死刑判決太過草率,而判錯的結果,還是整個社會要付出很高代價。
由於正反都沒有達成共識,吳宗憲便宣布,將移請立法院長韓國瑜另召黨團協商會議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