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鷹高教機是漢翔公司執行國機國造任務,為空軍打造66架提供換訓需求。 資料照,漢翔公司提供
空軍飛訓部少校訓練官林瑋,今天(2/15)上午從台東志航基地駕駛機號1130號勇鷹高教機起飛後,很快就發現兩具發動機失效,失去動力,飛行員依程序處置向戰管通報後跳傘逃生。航空專家林仲璋指出,雙發動機同時失效很罕見。而飛機失事的原因,包括機械、人為,還有環境等三大因素,都不能排除。而環境因素例如發動機遭到鳥擊或是「外物損傷」(Foreign Object Damage, FOD),也不能排除,另外,傳出志航基地跑道正在施工中,因此失事調查也必須考慮可能出現的外來異物,是否可能被吸進發動機,造成意外。。
勇鷹高教機是漢翔公司執行國機國造任務,為空軍打造66架提供換訓需求。資料圖為2024年國慶大典,空軍勇鷹高教機在總統府上空衝場。陳品佑攝
國防部空軍司令部今天(2/15)上午發布新聞稿證實,駐地在台東的空軍飛訓部勇鷹高教機(AJT)雙座型一架,機號為1130,於今天(2/15)上午起飛後宣告雙發動機失效,機上只有一位飛行員、少校訓練官林瑋彈射跳傘後平安獲救,身體健康,基本上未受傷損。
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舒孝煌指出,勇鷹高教機採雙發動機設計,原本就是延續IDF的設計概念,設計上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因為兩具發動機要同時發生故障失效的機率相當低,適合台灣四面環海的作戰環境,即使在一具發動機失效時,仍有機會以另一具正常工作的發動機將戰機安全帶回落地。
對於這次空軍機號為1130的勇鷹高教機,發生雙發動機失效,長期鑽研空軍裝備與戰術的舒孝煌指出,雙發動機同時失效雖然少見,但也不是不可能。如果發動機的關鍵控制系統出問題,例如是發動機燃油控制系統(Engine Fuel Controls)故障,或者發動機進氣口/進氣道同時吸入飛鳥,也可能導致兩具發動機同時失效。
2023年12月12日勇鷹高教機4架編隊由漢翔公司出廠,準備飛往台東志航基地交機。郭宏章攝
舒孝煌表示,基本上勇鷹高教機的設計源自於IDF經國號戰機,設計上應該比較不會有問題,但是否因為外在因素的鳥擊或是吸入異物、導致兩具發動機失效。就算排除人因、機件和設計問題,若是碰到的是極端狀況,就是兩邊發動機同時「吃鳥」(吸進鳥類),或者一邊的發動機故障導致機件受損,其碎片打到另一具發動機。因為在過去的飛機設計文章中有討論到戰機即使是使用雙發動機,但兩具發動機在一起,無法完全排除這種影響。至於真正原因,則要等到撈起飛機機體與發動機殘骸才能分析調查肇因。
中華科技大學航空維修教育中心組長、林仲璋助理教授指出,飛機失事的原因,通常包括機械、人為,還有環境等三大因素,都需要詳盡縝密的調查,短時間要找出失事原因並不容易。例如去年9月10日空軍一架幻象2000-5戰鬥機新竹外海失事墜海,至今還未撈起殘骸,若單憑通話紀錄來解讀,很難找出真正失事原因。
林仲璋指出,雙發動機同時失效確實很罕見,但是環境因素例如發動機遭到鳥擊或是「外物損傷」(FOD),則不能排除,但失事調查必須要找到證據。
林仲璋指出,目前從天候來看,即使台東地區多雲、雲高並不高,但能見度不錯,初步可以排出天候因素。另外,在人的因素方面,由於戰機不論在地面上的機務人員、機工長,還有實際駕駛操縱的飛機的飛行員,甚至是後勤維修的人員,都接觸過飛機,這次失事的勇鷹高教機也一樣,因此失事調查必須詢問各方人員、完整蒐證來進行。
台灣在空軍部訓機F-5E/F解除戰備後,AT-3將除役,未來將由勇鷹高教機兼具高教機與部訓機的雙重任務。圖為勇鷹高教機2023.11.29於台東志航基地起飛。郭宏章攝
舒孝煌也認為,還好這次勇鷹高教機1130機失事時,飛行員林瑋少校平安獲救,因此可以完成任務歸詢並配合失事調查的訪談,可以提供完整的飛行與機況資訊給空軍調查單位,對於找出真相有相當大的幫助。
不過,在環境因素部分,由於傳出台東志航基地正在進行跑道工程,林仲璋認為,這部分增加了外物損傷(FOD)的風險。空軍今天也已宣布飛訓部在台東基地勇鷹高教機停飛,進行安全檢查,林仲璋認為,空軍對於失事的同一型機進行安全檢查,這是正常處理的SOP,可以解除各方疑慮。但林仲璋也強調,失事調查並不會一開始就排除掉任何一個因素,也要盡全力找回飛機殘骸與搜集相關資料,才能找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