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州造船廠正在建造5艘長板駁船,中共解放軍將可能用於對台登陸作戰之用。Naval News
中共解放軍近期大幅強化登陸作戰能力,去年底首艘076型兩棲攻擊艦「四川號」下水後,又被外媒發現在廣州造船廠「國際龍穴基地」還新建5艘特殊新型登陸駁船,可以跨越海灘上阻絕障礙登陸台灣。海軍前戰隊長、國防院助理研究員江炘杓指出,儘管此一新型駁船是一種威脅能力,不過,凡是海上兩棲輸送的船舶都是國軍反登陸作戰攻擊的主要目標,並不會影響國軍既有的反登陸作戰規劃,未來濱海作戰指揮部必須強化打擊力、防護力與指通力,才能應敵。
根據衛星空照圖顯示,中國廣州造船廠「國際龍穴基地」正在建造5艘或更多長板駁船,中共解放軍可能用於攻台登陸作戰,跨越海灘。Naval News
中共解放軍近期大幅強化登陸作戰能力,去年底首艘076型兩棲攻擊艦「四川號」下水後,又被外媒發現在廣州造船廠「國際龍穴基地」還新建5艘特殊新型登陸駁船,可以跨越海灘上阻絕障礙,讓戰車等機動車輛順利登陸台灣。對於共軍不斷強化登陸戰力,海軍前戰隊長、國防院助理研究員江炘杓指出,儘管此一新型駁船是一種威脅能力,不過,凡是海上兩棲輸送的船舶都是國軍反登陸作戰攻擊的主要目標,這類躉船只是給國軍新增加一種目標選擇的對象而已,並不會影響國軍既有的反登陸作戰規劃,但是未來濱海作戰指揮部必須強化打擊力、防護力與指通力,才能應敵。
美國軍事媒體《海軍新聞》(Naval News)日前報導,中國廣州造船廠「國際龍穴基地」出現3艘以上、可以跨越海灘的特殊駁船,此一新型駁船從船首延伸出特別長的橋板,其結構可能與共軍的登陸台灣行動相關。此一報導在前海軍艦長呂禮詩於臉書粉專轉發後,引起各方迴響。
應對「紅色沙灘」易遭中共解放軍登陸地點,國軍在漢光演習中防禦灘頭反登陸作戰,設置多層阻絕障礙。呂禮詩臉書
《海軍新聞》指出,在中國海軍擴張行動中,位於廣州龍穴島的國際造船廠扮演關鍵角色,這裡尤其常建造不尋常艦艇,包括超大型的無人水面艦艇、以及一艘輕型航空母艦。至於這些建造中的駁船讓人聯想到二次世界大戰時,盟軍為了在諾曼第登陸打造的登陸日臨時港口(Mulberry Harbors),其用途與重要性可能也如出一轍。
由於台灣是中共用兵首要對象,該報導也對「紅色海灘」的防禦理論提出質疑,《海軍新聞》指出,傳統觀點認為,台灣只有少數適合兩棲登陸的海灘,這些海灘都已經設有嚴密防禦。即便中國可以奪取漁村或港口進行更大規模的登陸,但這樣的行動也失去了隱匿性。但該文作者認為,這次發現的新型駁船改變了上述觀點,駁船加上倍力橋的做法,意味著共軍能夠在以前被認為不適合的地點登陸,即便是岩岸或鬆軟灘頭,這些駁船仍可以直接將戰車運送到較堅固的地面或沿海公路(例如台灣的西濱公路台61線等),這也讓台灣的防禦工作變得更為複雜。
退役艦長呂禮詩在其臉書粉專則指出,這種方式較過去的浮箱棧橋與半潛艦、滾裝貨輪結合登陸的速度更快,並可減少守軍在海灘上布設鋼刺蝟、地雷及戰防壕等阻絕設施的排除時間。
對於中共海軍積極打造的新型駁船非常可能用於兩棲登陸,可反制台灣「紅色海灘」反登陸阻絕、甚至破解反登陸作戰規劃,國軍是否掌握?是否需要調整反登陸作戰規劃來應處?國防部情次室情研中心副主任胡中華上校回應《太報》提問時表示,有關中共疑似新造、用於兩棲登陸駁船相關情資及動態,國防部均有掌握,也列為未來相關情蒐的重點。針對它未來可能的能力跟運用方式,國防部會予以研析,並採取適當的應處。
漢光40號演習2024.7.24上午於澎湖舉行聯合反登陸作戰實兵實彈操演,第一作戰區戰車營M60A3戰車射擊破甲榴彈,擊毀敵軍登陸艇與兩棲戰車。軍聞社
對於國軍反登陸作戰計畫如何調整應對中共新型登陸攻台方式,國防部作計室聯合作戰計畫處副處長李昌富上校表示,國軍於本島及外島,個重要的灘岸跟港口及機場,均有完成阻絕設置的計畫,並整合三軍的兵火力及障礙設施,多層阻絕,以阻敵登陸及空降。
此外,李昌富也指出,國軍並持續掌握敵人攻台的模式,驗證適切性,滾動修訂具體做法,以肆應敵軍的威脅。
儘管國防部強調對敵情的掌握與應變,但是軍事討論版上一般民眾討論仍相當熱烈,有人認為國軍近年來應對「紅色海灘」、在灘頭建立多層的防禦工事,遇到這種長橋板跨越海灘的駁船,將無法阻擋共軍登陸部隊上岸,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海軍前戰隊長、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江炘杓指出,首先,中共所有的武器裝備建設都可以把它當成是一種威脅能力,但社會不需要因此而緊張。其次,這種躉船(駁船)的使用時機是在登陸軍掌控海空優勢,以及預計登陸的灘岸防衛力量已經殘破,或者登陸軍已經建立灘頭堡。否則它就就會面對被防衛軍飛彈、無人機或遠程火砲攻擊的威脅。
賴清德總統2025.1.03視導位於台中清水的海軍海鋒第一大隊,於車堡內與雄二、雄三飛彈機動發射車合影。總統府
江炘杓進一步指出,凡是海上兩棲輸送的船舶都是國軍反登陸作戰攻擊的主要目標,這類躉船只是給國軍新增加一種目標選擇的對象而已,並不會影響國軍既有的反登陸作戰規劃。也就是國軍的反艦飛彈,包括雄風二型、雄風三型以及即將交貨的岸置魚叉飛彈,都能先將其在海上摧毀。
事實上,中共為了「解決台灣問題」,對於兩棲登陸作戰投入大量心力。尤其是在1990年代波灣戰爭、北約介入科索沃戰爭等之後,美軍提出了「空地海天一體作戰」理論,對美軍兩棲作戰理論、登陸作戰發展與觀點均有重大變革,一向「以美軍為師」的中共解放軍也提出了「超地平線突擊登陸」的作戰模式,砸下龐大預算,把舊式的兩棲登陸艦艇等運輸工具,朝向立體化、快速機動化方向發展。
國軍春節期間將加強戰備,2024.1.30空軍6聯隊E-2K、P-3C與C-130H型機進行戰備任務整備、小牛飛彈裝掛與各型機性能展示。圖為AGM-84魚叉飛彈。郭宏章攝
因此,中共近年不只打造新型駁船用於登陸作戰,真正更具戰力的是新型的075型兩棲攻擊艦與076型兩棲攻擊艦,尤其是最新的076型兩棲攻擊艦,不只是中共首艘全電力推動的作戰艦,而且比其前一代的075型又增加了電磁彈射器和阻攔裝置,用來彈射與回收固定翼無人機,也能指揮兩棲登陸作戰,並運用固定翼無人機對登陸灘頭進行偵蒐甚至攻擊。
中國央視新聞網站12月29日釋出的076級兩棲攻擊艦四川號的畫面,可見到雙艦島設計,而彈射裝置被搭棚遮掩起來。翻攝央視新聞網站
中共海軍的076型兩棲攻擊艦首艘艦「四川艦」在去年(2024年)12月29日下水出塢,根據中國軍事專家指出,四川艦接下來需要一年時間進行舾裝和調試,隨後進行海上測試,如果一切都特別順利,最快的話在2026年底可望服役。這等於也提醒台灣,反登陸作戰準備,正在跟時間賽跑。
這是因為在2026年底前,第一批美國售台、打擊中共渡海兵力關鍵火力陸射型魚叉飛彈將會運抵台灣。根據時任國防部戰規司長李世強於2024年曾表示,美國售台的岸置(陸射型)魚叉飛彈將有32套系統、128枚岸置魚叉飛彈(RGM-84L-4 “Harpoon” Block II)運交台灣。到了2028年底前則可交運全數100套系統、400枚飛彈。據了解,日前已有部分組件已運抵台灣。
而美國軍售台灣這一批最新版的岸置魚叉飛彈,規劃將配發給正在籌建中的海軍濱海作戰指揮部,也就是目前的「海鋒大隊」未來擴編整合的濱海作戰部隊,即為遠距投射火力,可藉由射程100至400公里的岸置魚叉飛彈(RGM-84L-4 Block II),在中共海軍船團一出港,就能予以痛擊。當然,對中共解放軍登陸船團打擊也少不了空中火力,江炘杓強調,反制登陸船團一定是採取聯合打擊的手段。
美國波音(Boeing)公司產製的岸置魚叉反艦飛彈,型號為:RGM-84L-4 Block II(U),美國出售給台灣400枚此型飛彈,另有25個發射單元、雷達車,將提升海軍反艦戰力。Boeing。
也就是說,而在國軍反登陸作戰中,不能只是等到敵軍逼近到灘頭,才加以攻擊,台海真正一旦爆發戰事,國軍的海空兵力必定要將共軍的登陸船團在海上就加以痛擊,最大程度的消耗其登陸兵力,導致其無法順利登陸,或者是即使少部分兵力登陸,也會遭遇到灘岸阻絕設施、再遭到國軍反登陸火力殲滅。
因此,遠距離投射火力,包括需要空軍的F-16V或P-3C攜帶空射魚叉飛彈等對海上登陸艦等大型目標的打擊轟炸能力,非常重要。還有目前的海軍海鋒大隊即將擴編、提升為濱海作戰指揮部,2026年正式成立後,更是以雄二、雄三飛彈還有美製魚叉反艦飛彈、先期打擊敵人登陸船團的關鍵戰力,籌建濱海作戰指揮部成為台海防衛作戰與反登陸作戰的重中之重。
對於各方高度關注的濱海作戰指揮部(濱指部)籌建進度,似乎仍有不確定性,甚至傳出有叫停的可能,海軍司令部副參謀長賀紘璿少將表示,海軍司令部在2023年到2026年(民國112年到115年),因應情勢,設置了各項岸置雄風跟魚叉飛彈接裝跟成軍,目前編成了「海鋒大隊」第一大隊跟第二大隊,是由艦隊指揮部來執行相關的兵力管制和作戰運用。
賀紘璿指出,濱海作戰指揮部是融入現有的監偵、岸置反艦飛彈及後勤維保,部隊並結合作戰區的防衛體系,來強化濱海作戰的能力。目前整體的接裝,設施的整建跟後勤能量的建置,都按照時間節點在走,並沒有所謂的「叫停」或是延後的問題。賀紘璿強調,海軍後續會依照整個進度來滾動式的修正相關的編裝跟調整。
若從武器編裝來看,先不論海上「輕快兵力」光華六號快艇納入濱指部編裝,就聚焦在岸置飛彈的遠程打擊火力上,由於中科院的雄風二型、三型飛彈量產已經不是問題,因此,濱海作戰指揮部萬事俱備,最後一塊拼圖就是美製岸置魚叉飛彈。
2025年國軍春節加強戰備演練中,海軍海鋒大隊雄風飛彈發射車組緊急出動,機動前往陣地部署。郭宏章攝
江炘杓指出,在反登陸作戰方面,針對目標威脅程度,根據我方火力有效射程,實施延伸射擊。濱指部扮演以陸制海的關鍵角色,其指通力、打擊力和防護力應該得到加強。而目前濱指部要等到2026年才能正式成立,主要關鍵也在於魚叉反艦飛彈還沒到貨的影響。
中共不斷持續登陸作戰能力,還祭出「長板駁船」等怪招,希望突破灘頭,台灣要如何反制防範,除了強化濱海作戰之外,江炘杓建議國軍,對於聯合反登陸能力,涵蓋的範圍很廣,一定要有目的地經營才會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