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廢核後台灣電力仍足夠? 國民黨智庫:2025至2028年AI爆發期是最大考驗

    2024-07-07 00:38 / 作者 周志豪
    民調顯示,不贊同非核家園的民眾比贊同者多,顯示社會缺乏共識。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

    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周三將排審「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6條修正草案,討論核電是否延役問題,是否缺電可預期成攻防焦點。國民黨智庫6月間所擬的內參報告直指,2025年非核後的2025至2028年AI爆發期是最大考驗。

    國民黨智庫質疑,2025年廢核後,國內基載電力種類減少,但AI訓練與推論仍要芯片處理器24小時運轉,加上晶片生產所需電力連年增加,政府如何保證不會在傍晚用電高峰時缺電或跳電?

    國民黨智庫說,2019至2023年全國用電量平均年增率不到1%,但電子產品及電力設備製造業年增率卻高達4.39%,且用電占比逐年增加;經濟部預估,因半導體與AI用電需求大,即起至2029年整體用電需求年增率更將達3%。

    國民黨智庫引述,經濟部長郭智輝稱以目前需求量來看,到2030年不會缺電,但未來AI用電究竟會增加多少,還需觀察2025至2028年AI爆發期,這也意味著,若AI爆發用電需求大增,那不保證供電無虞。

    國民黨智庫表示,AI用電需求在訓練與推論兩階段,訓練AI時,AI模型會蒐集大量數據,因應耗時訓練,芯片處理器也需全天運作;推論階段,AI模型也需要應用芯片處理器,若AI模型越複雜、資料越大,用電量更會暴增。

    國民黨智庫指出,雖台灣未來發展AI用電量需求目前還沒有完整評估,台電綜合研究所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才將展開AI用電研究計畫,但有研究指出,生成式AI所消耗的能源,到2027年用電量將超過某些小國家一年耗電。

    至於是否缺電,國民黨智庫表示,總統賴清德以當前現在備轉容量率為15%,稱台灣不缺電,但備轉容量是以「日」為頻率計算,計算方式是當日所能提供的最大發電量,扣除最大瞬時用電量後,剩餘可調度的電力。

    國民黨智庫認為,因當日所能提供最大發電量,跟機組維修排程、故障及環保限制機組、發電組合有關;最大瞬時用電量主要跟天氣有關,備轉容量率只能評估「當日」剩餘可調度電力,難以推論未來用電增長時供電是否充裕。
    周志豪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