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出席民進黨立院黨團成立大會。陳祖傑攝
總統大選揭曉隔天,賴清德出席全美台灣同鄉會的餐會,這是他當選後第一個出席的謝票場合。他致辭說,國會不過半,未來執政必定會有巨大挑戰,但「風平浪靜看不到美麗的浪花」,未來他會找最好的人才組成最好的團隊以面對國會監督。賴清德的「巨大挑戰」已經隨著立法院院長選舉展開了。未來,賴清德還會面臨哪些「巨大挑戰」?又會激起什麼樣「美麗的浪花」?
三黨不過半的國會議長選舉賴清德第一個面對的挑戰,就是來自三黨不過半的國會議長選舉。從陳永興最先爆料、後續民眾黨又抖出更多內情的綠白私下協商中可知,賴清德對立法院長選舉雖有涉入,但頗尊重民進黨黨鞭柯建銘的意見,所以最後綠白合、珊昌配沒能成局。
另一方面,兩位現在傳聞積極爭取閣揆的人選──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與前民進黨秘書長卓榮泰──顯然都在綠白協商中扮演一定角色。在前述賴清德出席的台灣同鄉會的餐會上,林佳龍、卓榮泰也是緊跟在賴清德身後。種種跡象透露出民進黨內各勢力為爭取閣揆正在積極求表現,如何擺平黨內派系角力,如何安排閣揆人選,會是賴清德接下來最大挑戰。
新潮流遭藍白夾攻,立委選舉慘敗賴清德屬民進黨最大派系新潮流,但為表示超然地位,當選後就宣布「退流」。新潮流一向是民進黨內成功的「造王者」,不敢為天下先、從未推出過自己的總統侯選人,直到賴清德成了出身新潮流的第一位總統。不過這次大選新潮流傷得很重,樹大招風、被藍、白指控為民進黨貪腐代表,國民黨侯友宜更喊出「新潮流不散,台灣了一半」;柯文哲長期和新潮流結怨,當然也大力鞭打新潮流。新潮流雖然首度出了一個總統,立委選舉卻慘敗,現任立委賴品妤、鄭運鵬、張廖萬堅都落選,連副院長蔡其昌都在民眾黨蔡壁如強力挑戰下驚險當選。
擁護蔡英文的英系也重傷掉了6席,倒是正國會只小減兩席,成了新潮流之外黨內第二大派系。派系消長自然影響到閣揆爭奪戰。除了林佳龍、卓榮泰,原本也被視為準閣揆人選、小英愛將鄭文燦,這次在自家地盤桃園輔選失利、全軍覆沒;加上他在上屆蔡、賴黨內初選對峙時倒向蔡英文,種種因素都減損他的競爭力。
黨內派系角力下的閣揆人選至於遠在高雄、民進黨現存最大諸侯的陳其邁、這次輔選創下八仙過海全勝佳蹟,而他又有行政院副院長資歷,也是閣揆熱門人選。只是他若高升中央,市長就得補選;陳其邁也在選後立即表態「會做到我任期的最後一天」。
也有一說,為擺平黨內勢力,賴清德會找黨外人士擔任閣揆,而傳聞最多的是中研院院士朱敬一。朱敬一在林全當閣揆時曾被延攬擔任駐WTO代表,這次選舉也是賴清德政策幕僚之一。大選前夕在臉書發表文章暗挺民進黨,貼文傳播甚廣,相信這番用心也被賴清德看在眼裡。
在野瞄準NCC人事不論誰當閣揆,面對在野黨居多數的國會都施政艱難。目前在野黨已磨刀霍霍地瞄準NCC和能源議題。NCC卡親中媒體、挺親綠媒體,在在都讓友中政黨不滿,親綠的主委陳耀祥借調期已滿,已表態7月底任期截止將回學校。NCC主委需在任期開始3個月前就提送立法院審查,亦即520新總統就職前一個月賴清德就得先處理NCC人事案。立法院應該會排到5月新政府上任後才審、當做第一份「賀禮」。
雖然在野黨對這項人事案必將百般刁難,若新政府能秉持NCC「落實憲法保障之言論自由,謹守黨政軍退出媒體之精神,促進通訊傳播健全發展,維護媒體專業自主」成立宗旨來提名人選,相信能爭取到社會輿論支持,在野黨也難在雞蛋中挑出骨頭。
能源:核電、光電與2050淨零碳排比較大的挑戰來自能源政策。在野黨已準備修法,取消《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有關核電廠延役申請期限的規定,為核二、核三延役解套。一旦通過,賴政府要考慮是否堅持民進黨「2025非核家園」的承諾,依原訂期限於2024、2025年停止兩座核電廠運作,亦或順勢解套這個難題。不論選擇哪一項都會引起社會反彈,都得有規畫良善的說服過程。
如果核電要延役,朝野兩黨都不能再裝鴕鳥,不去處理核廢料問題。賴清德雖在選前表示:「未來的執政者必須扛起現在核廢料的處置責任」,但並沒有提出具體解決方案:相對的,在野黨也不能只想延續核電而裝作沒看見核廢處理難題,而只像愛耍嘴皮的黃士修說:「核廢料放我家沒關係。」
更重要的能源問題是, 賴清德選前宣示要完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卻未設定具體進程。依國發會在2022年底公布的淨零碳排中期目標是2030年減碳24%,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提出的目標是2030年減排至少43%。兩者差距甚大。碳排問題不只關係到氣候變遷這個大議題,更牽涉到具體經濟問題,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已在去年(2023)10月試行,未來「碳關稅」將實際影響台灣外貿,這是無可逃避的嚴肅課題。
此外,光電亂象也是民進黨選戰中被攻擊的目標,賴清德提議把光電納入國土計畫,侯友宜也有成立「國土規劃研究院」的構想,朝野有可能達成共識,賴政府應積極推動以讓綠能產業順利發展。
年輕人要居住正義除了能源問題,民進黨這次大選失去年輕選民支持,而各黨都把解決年輕人住房問題當為重要議題。賴清德畫出的藍圖是:興建25萬戶社會住宅、25萬戶包租代管,再加上50萬戶租金補貼。問題是興建社宅困難重重,蔡英文政府計劃蓋20萬戶社宅,結果只完成兩萬多戶。如何有效率地在社宅需求最大的都會周邊地區釋放公有地以興建社宅,這是賴政府一大挑戰。
前車之鑑是李登輝時代也是因應高房價民怨,宣布興建一坪6萬元的國宅,此政策多是利用台糖釋出的土地,但基地多是在農業區或都小市鎮周邊,無法真正解決都會區住房需求。
兩岸關係國際憂心賴清德上台後,國際上最擔心就是兩岸關係。北京選後第一時間的表態是把賴清德視為少數政府,「民進黨並不能代表島內主流民意」。言下之意,北京會「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加強對民間與在野力量的統戰。
賴清德強調兩岸以「對話代替對抗」,但台灣的主動權並不高。蔡政府8年來,中國也是一直關閉對話大門,但蔡英文面臨文攻武嚇險境都能化險為夷。賴清德在兩岸問題上最重大挑戰是:要一方面像蔡英文一樣穩健、不挑釁,另一方面強化台灣國防,加強與美國以及亞太盟友關係,也就是把他的「四大支柱」地基扎深打穩。賴政府必須提防在野黨像扁政府時代一樣無理性地杯葛國防預算,這除了需要柯總召等國會幹部折衝,也需要賴政府對民間進行誠懇的溝通說服。
全民民都在等著看:未來4年,賴清德如何在艱困的政治場域中激起「美麗的浪花」。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