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點,距台東市區約一小時車程的鹿野高台,整個山谷已擠滿人潮,周圍滿是車流,不少人舉家出遊、朋友揪團、半夜衝上山、甚至在大草原上搭棚,就是為了欣賞2020年第一場熱氣球慶典,也是進入第10屆的「台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
當遠從西班牙渡海來台、首度亮相的太陽球,率領近20顆熱氣球一起騰空,宣告今年的熱氣球嘉年華正式揭開序幕,現場掀起一陣歡呼,手機、相機等閃光燈更沒停過,不分老少的遊客們直呼「太美啦」「沒睡很值得」!
不過,這番人山人海的觀光榮景背後,隱藏了許多台東縣府同仁的努力和血淚。
到台東追熱氣球,已被許多人列入人生願望清單。
在日本佐賀和美國新墨西哥州相繼宣布停辦後,台東這場為期51天(7/11~8/30)的活動,是今年全球至今唯一成功舉辦、也不無可能是唯一一場熱氣球節慶。
儘管受疫情影響,今年熱氣球活動從往年的六月份,稍微延後到七月中,卻仍集結28顆國外造型球及12顆本土造型球,並策劃了8場光雕音樂會,如今看來,人氣不減反增。
但,疫情嚴峻的那陣子,台東一度考慮停辦。
二月的內部會議上,為穩定軍心,台東縣長饒慶鈴定調續辦,並指示相關局處繼續活動策劃、人員入境、外交簽證、國際航班等任務。
饒慶鈴挺過壓力,讓台東熱氣球的奇蹟得以延續。
隨著疫情逐漸明朗,到了五月初,饒慶鈴正式對外宣布,2020熱氣球嘉年華將繼續舉辦。但前幾天,宜蘭縣政府才宣布停辦「童玩節」,當時大量攻擊言論湧入縣府相關網路,批評台東會破壞防疫成果、想賺錢想瘋了,讓承辦人員倍感壓力。
不只被酸民出征,過去幾個月,縣府同仁輪流周旋在衛福(疫情管理)、外交(外籍人士簽證)、交通(航空許可)、勞動(工作證)等中央部會之間,追逐不知飄向何方的公文。
參與協調工作的台東縣副縣長王志輝直說,「以前理所當然的事,遇到疫情,沒有人知道該怎麼辦!」常遇到回應是:「沒有不同意」已經第四次承辦的交通及觀光發展處觀光遊憩科長劉奇朋坦承,「這是最辛苦的一次!」
今年願意參與的外籍飛行員,皆對台灣防疫成績大表讚賞,還不時分享台東的熱氣球美照。
隨時局變化,縣府準備了多套備案。最糟是疫情加重,就用網路轉播,維持慶典的儀式感。其次,假使外人無法入境,就用本土「熱氣球國家隊」撐場表演。最後是順利的話,可開放觀眾到場參觀,但仍得維持最高等級的防疫措施(如人數管制、戴口罩等)。
「在大草原上要不要畫格子?放隔離板?進場採取實名制?我們都考慮過,」王志輝透露。
儘管六月初宣布解封,為了讓中央部會放心,台東縣主動寫了一疊厚厚的自主防疫計畫,邀來的外籍飛行員都搭專車、住防疫旅館、集中在特定樓層,甚至經法定的14天隔離期後,還自費再做一次檢驗。
諸多努力,直到開幕前一天下午快五點,民航局總算批准飛行計畫,隔天的開幕儀式得以進行,否則現場7萬民眾都要敗興而歸。一位幕僚透露,「現在想起來,還是很挫(抖)!」因為每個環節都緊密相扣,不容出錯。
從另一角度來看,這次能順利舉辦,也是考驗過去9屆台東熱氣球嘉年華的口碑。
每次表演前,各國飛行員齊聚一堂開會討論,立者來自荷蘭的總指揮 Wout Bakker。
10年來不曾缺席的泰國飛行員Tawin Dumkhum表示,「泰國每年只有兩檔熱氣球活動,而且3~4天就沒了,所以我很喜歡來台灣,」這次一接到台東的邀請,他不僅二話不說答應,還幫忙聯繫熟識的國際飛行員。
已經第9次參加、並且擔任現場總指揮的荷蘭籍飛行員Wout Bakker,來台前家人原本很擔心,「結果上網一查,發現台灣比荷蘭安全得多,」家在東京的飛行員竹澤廣介更說,「東京疫情還在升高,連奧運都辦不成,想不到來台灣連口罩都不用戴,真的很棒!」
事實上,今年協調外籍飛行員來台,過程可謂困難重重。
日本飛行員竹澤廣介首次來台就是到台東。
台東縣交通及觀光發展處處長余明勳解釋,一旦他們答應參加,「等於要被關一個月!」因為來回兩趟都要被隔離14天,遭到嚴格監控,更得面對搭機途中的感染風險。除感謝大家對台東有信心,「很多人也真的悶壞了,現在唯一能飛熱氣球的地方,就只有台東。」
隨著活動順利展開,許多飛行員都在社群媒體分享每天的工作照片,在同行之間引起不小震撼,許多人讚歎:「沒想到在疫情肆虐的時候,台灣還飛得起來!」
催生2020全球首場熱氣球活動,仰賴的是,台東過去10年打下的基礎。
自從2011年首次舉辦,以往苦於交通不便的台東,已發展出自成一格的「熱氣球品牌」。
至今,不僅累積破700萬觀光人潮,扶植出國內第一間熱氣球空域飛行公司「天際航空」,還被旅遊頻道(Travel Channel)評為世界12處令人驚豔的熱氣球嘉年華,被線上旅遊平台 Booking.com 選為全球十大新興旅遊城市,成為這個常住人口不到22萬的後山小縣,最廣為人知的代表活動!
可是,不少人以為,熱氣球就跟放煙火一樣,只要出錢、出人、用力宣傳,就能創造效果。殊不知,熱氣球是一種「飛行器」,必須受到主管機關的管理和審核,飛行員還得擁有執照,饒慶鈴多次強調:「真的不是吹一吹、立起來,就可以了!」
熱氣球施放不僅需要高度專業和大量人力,更受周遭氣候與地形的影響。
天際航空董事長林佑真解釋,「我們的飛行時間和區域,都是被管制的。幾點幾分起飛、降落在哪,都得報備。」當年為管理這門新興行業,縣府和民航局多次協調,促成15本密密麻麻的新法規,才讓熱氣球有法可管。
此外,要讓一顆熱氣球飛起來,需要付出外人難以想像的心力。從噴火、灌氣、站立、升空、到降落後的收球,每個環節皆需專業技術和大量人力。能否升空?還得看老天爺臉色。
有人以為,風愈大愈好,但風速強弱、雨勢大小、氣流穩定度,都影響甚鉅。我們上鹿野高台的第一天下午,就因風速過大,主辦單位必須忍痛取消活動,向滿坑滿谷的觀眾致歉。
而疫情的干擾,更一再提高活動難度。
負責邀約外籍飛行員的天際航空總經理特助陳怡伶說明,正常來講,每位飛行員都有專屬的熱氣球裝備跟協助團隊,如今因各國疫情起伏不定,出現許多「人球分離」的特殊狀況,增加許多調度和分工上的困難。
走進兩個貨櫃大的飛行員工作室,總指揮 Wout Bakker 帶我們瀏覽牆上的任務調派圖,寫滿每顆球來自哪國?誰會操作?何時能飛?跑遍全世界的他苦笑,從未遇過這麼多「人球不一」的挑戰,這次全在台灣碰上了。
台灣出色的防疫成果,加上台東縣政府的堅持,造就本屆熱氣球嘉年華的超高人氣。
即便過程困難重重,但饒慶鈴斬釘截鐵地說,從來沒有棄辦的念頭!「因為這不只是屬於台東的;而是可以帶給台灣正能量的一件事!」也因為有過去10屆的經驗和評價,讓2020的活動更具意義和可行性,「如果這挑戰發生在第5年,我們可能真的做不到。」
如果大家最近到台東觀光,為緩緩升空的熱氣球覺得感動時,不妨為這群忙碌的外籍人士、工作人員及年輕志工,說聲感謝。因為,眼前的一切,得來相當不易。
作者:高宜凡 攝影:池孟諭
文章出處:城市學,本文獲授權刊登,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更多太報報導
台北首輛「自駕巴士」即將在半夜上路!會自動閃避、煞車,系統全是MIT
吃美食、看壁畫、體驗農作!來一場深度台東太麻里之旅,體驗原住民文化的熱情與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