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重點就在括號裡專欄|《母子情劫》:沒有愛的世界

    2020-11-13 11:48 / 作者 重點就在括號裡

    《母子情劫》改編自2014年的真實事件「川口高齡夫婦殺害事件」,常年無業的母親唆使十七歲的兒子殺死外公外婆,最終兒子被判刑十五年,而且兒子攬下罪行,始終護母:「為什麼他這麼保護自己的媽媽?」、「為什麼這媽媽叫自己兒子去弒親?」,這是聽到案件的我們腦海裡會冒出的問題,究竟是種下了什麼樣的因,最後造成這樣的果?






    《母子情劫》改變自真實案件。(圖片來源/映画『MOTHER マザー』粉絲專頁)



    若影像故事求的是「抽絲剝繭」,要拍出他們的一切,那麼整部電影的構成,就要是把那些「為什麼」,還給觀眾。



    不一定非得說出個真相,也許電影可以有自己的立場去解釋那些人的心境,也許創作者也可以透過留白的方式讓觀眾自行想像,而當我們跟著電影看到悲劇的發生,我們就會知道,那樣的悲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楊德昌改編「茅武事件」,成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似是用小男孩的視角去講一件真實發生的事件,但楊德昌用那幾小時構成的影像世界,刻入了台灣六零年代威權體制的壓抑氛圍,少年的那一刀,其實不只刺殺了死者,而是刺進一整個時代的緊繃、刺進那數小時打造出來的世界,通通崩毀,那一刀刺進去的時候,我們心裡那些「為什麼」,就有了自己的解讀。



    但是,無論是解釋他們的心境立場,或是留白留給觀眾想像,《母子情劫》都沒有做得很清楚。



    日文原片名「マザー」(Mother),很清楚,主軸就放在許多台灣觀眾熟悉的長澤雅美所飾演的媽媽角色,這也是電影的一個賣點,突破以往她一貫較商業的表演,在《母子情劫》裡她放浪形骸,說謊成性。



    但電影並未拍出她為何如此,「為何放浪形骸?」,只讓觀眾看到她的「癮」:沉迷於柏青哥的賭癮,以及一次次在男人身上得到慰藉,那種依賴性、渴望被愛的癮,這些惡性循環的畸形依存,都是她戒不掉的癮頭。



    而殺了人的小兒子,與母親的關係也是畸形依存,媽媽與男人跑了,失蹤一兩個月,他安安靜靜待在家等她;與媽媽還有情人共處一床,而媽媽在男人身上摸索想做愛,他也安安靜靜下了床,在浴室聽著發洩自己性慾的媽媽、像野獸一樣發出的叫床聲;他原本以為終於不用露宿街頭,但媽媽根本無法穩定下來的病態依存性格,竟也綁住自己的兒子,用言語控制他,鄙視他,打罵他──就是這樣的關係,最終造成悲劇。





    《母子情劫》裡長澤雅美飾演放浪形骸、說謊成性的母親。(圖片來源/映画『MOTHER マザー』粉絲專頁)



    《母子情劫》在這些細節裡,有做到一部份解答,但就是懸在那邊了,母子看似綁在一起但其實關係疏離,所以鏡頭風格也刻意疏離,將觀眾隔在這個灰撲撲世界之外,但不解釋母親之惡從何而來,只讓觀眾看到兒子在幾次有機會離開畸形依存關係時,毫無原因的,只是因為愛她,卻仍然選擇著媽媽,這樣的留白,實在讓觀眾難以信服。



    《母子情劫》是真實事件改編,容易讓人聯想到是枝裕和的《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而討探若即若離的母子情感,則是可以延伸至是枝裕和的《小偷家庭》,但是枝裕和的方式,他也留白,但是刻意拉進我們與這些孩子的關係,我們離他們很近很近,甚至近到讓我們不忍卒睹,讓我們對這些邊緣人的人生產生共嗚。



    《母子情劫》反其道而行,但很可惜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



    看完電影,我們跟著結局,知道他們的世界崩毀了,但那些「為什麼」仍在浮在心中,而這電影只讓我們知道:那只是個沒有愛的世界。



    (本文為合作專欄,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更多太報報導

    重點就在括號裡專欄|問題不是「為何不看好中國版《棋魂》」,而是:要怎麼表現「佐為」之美?

    重點就在括號裡專欄|公眾人物的「母親」形象,背後有多少痛苦?






    ↑加入太報Telegram頻道↑

     接收第一手消息



    重點就在括號裡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