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3 14:13
核三重啟公投第4場意見發表會今(8/13)早登場,正方代表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在發言時表示,美國智庫報告指我國目前能源不具韌性,台灣需要核能發電廠,不用核電廠才是台灣最大的國安破口。對此,民進黨發言人吳崢回應,核能安全應由科學決定,而非公投決定,目前沒有核電廠運作40年後再運轉的安全檢測數據,應在完成檢測、揭露數據後,再由人民決定是否承擔這樣的能源選擇。
2025-07-14 14:09
丹娜絲重創南台灣,台南、嘉義損害尤其嚴重,各界救災善後中,不過,有媒體報導總統賴清德視察災害太慢,台南災民向他陳情「手機沒訊號」卻回「郭國文可以啊」。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今(7/14)公布事件當下對話紀錄,駁斥報導罔顧事實、斷章取義,她表示賴清德第一時間就逐一確認各電信系統訊號,還請消防署協處。
2025-06-29 17:17
總統賴清德「團結國家十講」開動,第一講談的主題是「國家」。賴清德的「國家論」到底能不能達到「團結國家」的目標?
2025-04-14 09:22
美國公視台灣系列影片上架,內容除了可見陳傑憲以手指「框出」台灣的「密碼手勢」,球評曾文誠和台味食譜作者魏貝珊也分別以「國球」牽引出「台灣隊」概念,及台菜折射的島嶼認同,講述從體育到飲食等層面漸增的台灣意識。
2025-04-12 19:12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新對等關稅政策,行政院經貿辦今(4/12)日證實,台美的經貿談判團隊已進行視訊會議,並表示雙方都期待在近期內繼續協商。對此,總統賴清德下午出席「國際扶輪3523地區地區2025年地區年會開幕式」時表示,談判過程順利,面對美國對等關稅衝擊,不用太恐慌,因為台灣經濟產業的韌性已經存在。
2025-03-17 10:28
第八屆「玉山論壇」(2025 Yushan Forum)今(3/17)舉行開幕式,總統賴清德致詞表示,台灣的產業將從過去的「西進」、「南向」、「北合」,進一步跨越太平洋,東拓至美洲及全球各地,台灣也會和民主夥伴一起努力,強化非紅供應鏈及數位團結,共同應對威權主義擴張的威脅與挑戰。
2024-12-26 21:20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今天(12/26)下午舉行第2次委員會議,賴清德總統在會議結論中指出,明年3月的第三次會議,將會舉行小規模的實地演練,讓顧問和委員實際參與驗證,並提供各項精進建議;而明年6月的第四次會議,將會銜接漢光演習,進行前導演練。賴清德強調,面對地緣政治與威權主義擴張的風險,世界各國都在積極因應、強化境內的韌性,我們會繼續集結所有的力量,提升台灣的全社會防衛韌性。
2024-12-23 16:27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2/23)出席「監察院113年巡察行政院會議」,會中由監察院副院長李鴻鈞代表院長陳菊,率領全體監察委員前來。卓榮泰強調,後疫情時代,以及美國新政府成立之後,台灣都面臨諸多機會,無論是高科技發展、經濟成長,以及穩固地緣關係上的重要性等,皆必須依靠更堅強的行政團隊、更穩定的五院體制運作,才能接受世界局勢的各種挑戰,引領台灣邁向更好的前景。
2024-11-06 16:35
海巡署1000噸巡航艦連江艦今(11/6)於基隆,舉行交船暨花蓮艦命名下水典禮。據了解,該艘巡航艦具有夜間海上搜救能力,可提供直升機的起降,同時搭配中科院所開發的鎮海武器系統,可以裝載42枚的火箭彈,對近距離的目標有威嚇跟攻擊的能力。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致詞表示,連江艦將投入金馬澎分署執勤,協助海巡捍衛主權,政府誓言做大家的後盾。
2024-09-20 09:59
立法院新會期今(9/20)開議,行政院長卓榮泰列席施政報告並備質詢。施政報告的口頭報了書面一早送達,卓榮泰表示,行動創新內閣的「行動101策略」,將「人」放在第一優先,細數上任至今凱米颱風救災、0403花蓮地震復原重建方案等,並舉奧運精神為例,希望在國家發展重要時刻,朝野能夠不分黨派、理性監督,以人民為第一優先,打造幸福台灣。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