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0 21:10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水位持續上升,內政部17日宣布全區封園,知名登山作家雪羊批評完全不符比例原則,他認為,海拔300公尺的崩塌,卻封閉3000公尺的高山,就像小腳指被蛇咬到,便急著截肢雙腿,「荒謬到難以言喻」。對此,高山醫學專家王士豪今天(10/20)表示,救難救援及山難救助資源只有一套,暫時封山是為「開放山林」旅遊避險,決策合理。
2025-10-20 14:29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水位持續上升,內政部17日宣布全區封園,知名登山作家雪羊批評完全不符比例原則,更脫口「連中共都幹不出這種骯髒事」,卻讓自己也被炎上。對此,雪羊昨在臉書道歉,坦言「氣頭上的一句留言」,要檢討情緒上用詞過重的問題。
2025-10-19 17:41
堰塞湖危機又來了?上個月馬太鞍溪堰塞湖造成嚴重傷亡、財損,沒想到花蓮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溪水一度淹過路面,造成不可思議的奇景,太魯閣國家公園也緊急封園。對此,知名登山部落客雪羊表示,標高300公尺的堰塞湖危機,就封閉標高3000公尺的高山區域,完全不符比例原則,痛批內政部昏庸蠻橫。對此,內政部也出面回應了。
2025-10-18 23:13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讓全台聞「堰塞湖」色變。昨日(10/18)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也出現堰塞湖,政府發布紅色警戒,內政部更宣布太魯閣國家公園「全區封閉」。對此,知名山岳攝影師雪羊痛批「是怎樣的官威,可以這樣踐踏管理專業?」他強調,為了海拔300公尺的堰塞湖危機,竟然封閉3000公尺的高山區域,關聯在哪?實在是荒謬到難以言喻。
2025-09-24 14:29
強颱樺加沙過境為東半部帶來豪雨,花蓮馬太鞍溪上游的堰塞湖23日下午2時許,水量爆滿溢流,不僅馬太鞍溪橋被沖毀,下游光復鄉受重創,至今累積14死。知名山岳攝影師雪羊提到,馬太鞍溪橋旁的台鐵軌道這次逃過浩劫,靠台鐵先見之明,早前興建「光復河底隧道」就是為了解決溪流的龐大輸砂量帶來的問題,才讓這次災損相對小。
2025-08-30 13:12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提案,禁止在國家公園區域內裝設包括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引發外界質疑,知名登山客「雪羊」黃鈺翔批評,國家公園內所有的山屋、地震站、氣象站、基地台,幾乎全部都以太陽能板作為全部或部分電力來源,禁用的話相當於基礎科學研究全廢、登山安全大打折扣。雪羊提到,翁曉玲被炎上後馬上澄清,直言「這擺明是帶著對綠能的恨意和扭曲,用偷懶的態度隨便立法,根本可恥」。
2025-03-26 09:56
近日山難頻傳,一名陳姓山友20日獨攀合歡西峰後失聯,搜救空拍機於23日發現倒臥溪溝,不幸罹難。山岳攝影師「雪羊」證實,陳男其實是臉書粉專《戶外裝備研究所》版主,讓不少山友非常錯愕難過,湧入社群感謝他總是熱心無私地分享自己的知識經驗,「謝謝版大…在另外一個世界也要繼續陽光。」
2025-03-23 13:03
台灣最高峰玉山又驚傳山難,昨天(3/22)兩名山友(一男一女)上午攀登主峰及北峰時,積雪融化讓山友不慎從主北峰叉路口「魔王坡」摔落山谷、墜約380公尺深,2人雙雙罹難。對此,台灣知名山岳攝影師暨作家雪羊今天(3/23)於臉書粉專上砲轟「登山自治條例」對登山安全毫無益處。
2025-01-05 16:00
近日有名51歲黃姓女山友,與7名山友網路揪團去爬卑南主峰,但因高山症被獨留在海拔3千公尺的南一段營地,隊員一度被指責丟包,直到黃女獲救後澄清,是她主動要求隊員先下山。這件事情也讓大家回想起,登山專家雪羊在2020年於太報專欄分享過的「南二段打死不退姐」故事。
2025-01-05 11:26
近日有名51歲黃姓女山友,與7名山友網路揪團去爬卑南主峰,但因高山症被獨留在海拔3千公尺的南一段營地,隊員一度被指責丟包,直到黃女獲救後澄清,是她主動要求隊員先下山。然而,此事峰迴路轉,登山專家「雪羊」仍提醒,這次隊員仍犯了6大錯誤造成本次山難。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