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3 15:35
立院6月三讀修正《軍人待遇條例》,將「志願役加給」從每月1萬元調升至3萬元。總統府公告上路,但行政院卻以違憲疑慮未編預算。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批,民進黨是為捍衛中華民國,還是只為搞政治鬥爭?這不是詐騙?
2025-08-31 10:17
宣布參選國民黨主席的黨籍立委羅智強今(31日)表示,當選主席將推動修法「立即停砍年金所得替代率」等三箭捍衛軍公教警消尊嚴。
2025-08-28 09:43
美國將派聯絡官到台灣,進行無人機等合作強化與導入科技等,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8/28)上午表示,國防部跟美國與國防有關的相關單位,都有緊密的軍事交流跟合作,跟DIU的合作也是其中的一環,但對於具體的個案,國防部循例不評論。另外,台船董事長黃正弘借調期滿請辭回學界,是否影響到海鯤潛艦9月底完成海測與11月交艦進度,顧立雄表示,海鯤潛艦目前正在進行調校與裝備調整與相關測試評估,希望按照管制節點進行,達成浮航後,再完成潛航條件後,就會進行潛航測試。
2025-08-26 10:05
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並未編列由藍白兩黨強行通過的《軍人待遇條例》修正案為志願役加給3萬案,引發軍中議論,也有執政黨立委批評,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8/26)上午表示,就法律的觀點來看,籌編預算是行政院的權責,國防部基於行政一體原則,就有關籌編與否的部分,行政院自然有其整體性考量,基於衡平性與國家財政的總體性來加以考量,國防部基於行政一體原則,會予以尊重跟接受。顧立雄強調,提升軍人待遇是賴清德總統上任就給予國防部的重要任務,且賴總統已經說明,若釋憲結果合乎憲法,將追溯補齊;倘有違憲,將另循其他方式照顧國軍,也希望行政與立法部門能夠協商解決。
2025-08-22 19:28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今(8/22)日表示,政府對於照顧國軍、提升軍人待遇不遺餘力,今年4月已調增各官階官士兵的志願役勤務加給,而立法院以《軍人待遇條例》及《警察人員人事條例》這兩項法案增加政府支出,不只違反《憲法》權力分立跟責任政治,且短時間內二度加薪,還將造成軍警文職併用的機關,薪資結構的失衡,對於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也會出現不合理的差別待遇;因此,行政院今天已經向憲法法庭聲請釋憲以及暫時處分。
2025-08-22 10:05
行政院會昨(8/21)日通過115年度總預算,但未編列調增警消退休所得替代率、《軍人待遇條例》修正案相關預算,引發在野黨批評,藍委徐巧芯也在社群平台留言嗆聲。對此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反擊說,前總統馬英九8年任期僅加薪1次、調增3%,但民進黨執政至今執政9年加薪4次、調幅14.7%,差距近5倍;此外,賴政府今年4月已幫國軍加薪最多達1.2萬,相關59.5億經費都在追加預算中,「巧芯巧芯不要擋」。
2025-08-21 18:26
明年度國防預算再創新高,但政院卻未依法提高現役軍人待遇與警消退撫。國民黨傍晚以中英文新聞稿呼籲,民進黨政府應採取負責任預算規劃,確保台灣國防不僅建立在先進武器之上,更奠基於守護國家的官兵士氣與福祉。
2025-08-21 17:43
行政院未將志願役加薪、警消退撫調高列入明年度預算,受到在野黨強烈抨擊,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今(8/21)日表示,政府對於國軍及警察人員的權益保障不遺餘力,未來也將持續提升相關福利與待遇;行政院長卓榮泰已經說明,中央政府必須考量不同公務員的公平性、衡平性,且立法院三讀通過的《軍人待遇條例》以及《警消退休條例》尚有違憲疑慮,因此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暫緩編列相關預算,並且會在總預算案送出時聲請釋憲,期盼在釋憲過程中能夠回歸正常憲政體制,符合「行政院編製預算、立法院審議預算」的《憲法》精神,若未來釋憲結果出爐,憲法法庭認定沒有違憲,政院會進行調整、追溯補齊。
2025-08-21 14:58
行政院今日(8/21)拍板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此次總預算案中,國防預算共編列9,495億、達GDP3.32%,不過並未包含軍人待遇調整及警消退休條例部分。國民黨立委徐巧芯對此表示,軍人志願役加給至3萬元的「軍人待遇條例」早在立法院三讀通過,總統也發布總統令、行政院也未提覆議,若行政院明年不編列相關預算,不但是違法的行為,同時也是重重打臉身為三軍統帥的總統賴清德。
2025-08-21 14:44
針對行政院今天(8/21)核定的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其中「總體國防支出」金額將達到創紀錄的9495億元,預估明年GDP占比約3.32%。軍事專家揭仲認為,僅計算「核心國防支出」,則明年度約8136億元,與今年度相同標準下的6470億,大幅增加1666億,增幅高達26%,但國防支出結構失衡的情形,卻也比往年嚴重。近幾年用於人員訓練、燃料採購與武器裝備維修保養的作業維持預算,卻因難以獲得特別預算的挹注,使其金額成長趕不上武器採購與研發的幅度,尤其是軍事武器採購與研發的預算與「作業維持」之間的比例,明年度可能增為新高之1.75比1,失衡情形令人擔心。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