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1 11:00
面對美國關稅風暴,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4/11)下午即將到立法院提出針對美國關稅政策因應作為專案報告並備質詢,但截至今天上午,立委們都還未收到行政院的衝擊評估報告,台灣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黃國昌批評行政院態度傲慢,壓縮立委們消化報告的時間,甚至行政院提出因應措施中希望立法院儘速通過產創條例,降低高關稅對台灣產業衝擊,但這週二排入議程,卻在立法院遭到綠營立委杯葛議事,黃國昌問卓榮泰「腦袋到底在想什麼?」。
2025-04-10 20:20
美國針對台灣祭出對等關稅措施,桃園市長張善政、新竹縣長楊文科、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苗栗縣副縣長邱俐俐今(10日)共同出席「新關稅與伺服器供應鏈移轉研討會」,針對美方政策可能帶來的衝擊,四地首長會後聯合發表「桃竹竹苗區域聲明」,提出四大應對方向,期盼中央加強協助,將危機轉為轉機。
2025-02-17 16:20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統計,2024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首度突破5兆元關卡,達5兆3151億元台幣,約1656億美元,年增幅達22.4%。預期2025年我國半導體產值可望突破6兆元關卡,達6兆1785億元,再增加16.2%。
2024-09-30 19:39
經濟部今(30)日召開今年第二次電價費率審議會,會議主席、經濟部次長連錦漳會後表示,民生電價凍漲;產業電價雖然原先送出方案是調漲14%,但考量各產業景氣榮枯不同,最終決定對部分產業維持凍漲、部分產業漲幅減半,最終產業電價平均漲幅12.5%,調漲後的產業平均電價為4.29元,仍低於韓國2024年上半年工業電價4.65元。
2024-06-16 07:40
工研院產科所本周公布台灣半導體產業最新預測數據。該所去年底曾預估2024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約為4.9兆元台幣,年成長率14.1%。日前則將IC業總產值數據上修到5兆1134億元,年增率達17.7%。產科所認為,AI發展將從雲端走向終端,AI PC與AI手機會成為終端市場成長新動能。其次,扇出型封裝延伸至面板級載體,這種高階封裝技術將是大廠未來的布局方向。
2024-05-18 15:34
經濟部統計處表示,受惠人工智慧、高速運算與雲端資料服務等需求成長,激勵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增強,今年第1季製造業產值4兆4,194億元,年增4.56%,結束2022年第4季以來的連續5季負成長。
2024-05-14 15:58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今(5/14)公布2024年第一季台灣IC半導體產業產值為台幣11,667億元,季減3.0%,年增15.7%。其中,全球排名第一的晶圓代工業產值達6,749億元,年增14.9%;晶圓代工產值比重佔半導體產業逾57%。
2024-03-25 11:22
央行針對台灣和韓國的經濟成長與工時實質薪資成長進行研究,分析出台灣薪資成長輸給韓國的因素。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今(3/25)表示,民眾不會做國際比較,只會跟過去比較;跟韓國比較是特殊現象,韓國貧富差距非常大,不是很適合的類比;經濟成長果實無感的原因,過度依賴半導體成長,產業關聯效果差,且服務業成長有限,使得利潤分配效果差。
2024-03-24 17:19
近年國際局勢動盪,台灣逆勢突圍,經濟成長率優於全球平均,不過民眾卻因實質薪資負成長,對經濟果實無感。中央銀行比較台韓差異,直指台灣有服務業薪酬制度不夠完善、企業較注重股東權益,以及基本工資調幅可更積極等問題。
2023-11-17 10:35
經濟部統計處今(17)日公布今年第3季製造業產值為4兆5,366億元,年減9.44%,已連續4季負成長。主要業別中,只剩受惠雲端、AI及伺服器商機的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以及晶片荒解除後的汽車零組件業維持正成長,其他產業全盤皆墨。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