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 14:14
據南韓媒體今天(4/23)報導,南韓今年首度在西海岸海水中檢測出「創傷弧菌」,為今年首度檢測到該細菌,較去年時間點提前一週,分析指出,由於全球暖化,預計驗出創傷弧菌的時間點會逐年提早。專家指出,若感染該細菌,引發敗血症,致死率高達50%,民眾應避免生食魚類或貝類。
2025-04-22 14:31
疾病管制署今(22日)表示,今年截至目前累計11例境外移入屈公病病例,為2007年10月列入法定傳染病以來同期新高,感染地以東南亞國家為主,以印尼為多,另累計44例境外移入登革熱,為近5年來次高,屈公病及登革熱境外移入風險持續,呼籲民眾如前往流行地區,應做好防蚊措施,返國後如有不適,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以利及早通報、診斷及治療。
2025-04-22 14:20
疾管署今(22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2例麻疹確定病例,北部1名20多歲女性3月下旬前往越南峴港旅遊,返國後發現麻疹確診,經匡列154名接觸者後,其中1位職場接觸採檢確診,為一起境外移入致國內感染群聚事件。疾管署提醒,我國今年4起麻疹群聚均與越南境外移入有關,若返國3週內有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紅眼、出疹等症狀,應提高警覺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史。
2025-04-15 14:48
疾病管制署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1起麻疹群聚事件及2例境外移入麻疹個案。該起群聚感染事件為2名未滿1歲男嬰,皆曾於3月24日與境外移入個案有相同活動史,分別於4月3日及4月4日出現發燒、流鼻涕等症狀,經就醫採檢於4月11日確診,此為國內今年第2起境外移入個案致本土群聚事件。
2025-04-15 14:21
疾病管制署今(15日)公布國內今年首起疑似施打美容針引發肉毒桿菌中毒案例,個案為北部40多歲女性,疑似透過網路平臺購買肉毒桿菌毒素並由賣方於3月下旬到家中,在額頭及臉頰注射肉毒桿菌毒素,3天後陸續出現吞嚥困難、唾液分泌障礙、眼瞼下垂及肌肉無力等症狀,就醫並插管使用呼吸器治療。
2025-04-15 13:20
56歲資深女星馬妞近年飽受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及乾燥症等多種自體免疫疾病所苦,日前她自曝曾經咳嗽咳到無法入睡,就醫檢查才發現肺部出現纖維化現象,健康狀況再度亮紅燈。醫師提醒,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是罹患肺纖維化的高風險族群,需特別留意肺部健康。然而,由於多數人警覺性偏低,導致病情急遽惡化進而致命,更成為自體免疫疾病族群的主要死因之一。
2025-04-14 16:44
喉嚨痛竟喪命!中國河南省一名26歲女子和朋友一起吃麻辣鍋,結束後感覺喉嚨痛,且疼痛感愈來愈加劇,感覺不對勁趕緊就醫,沒想到到院10分鐘後就猝逝,令家人措手不及。醫師透露,這名女子為何不到1天就離世,其實是罹患急性會厭炎,而台灣急診醫學會說明,此病惡化迅速僅1至2天,可能出現7大症狀。
2025-04-12 07:00
隨著氣溫變化大、季節交替頻繁,孩童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也隨之來臨。許多家長發現孩子出現咳嗽、流鼻水等常見感冒症狀。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接受《太報》專訪時提醒,若孩子感冒至第三天症狀未見改善且持續惡化,家長應提高警覺,並注意是否有接觸過患有流感、肺炎黴漿菌或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等疾病的人,這些接觸史可能是辨識病情的重要線索。
2025-04-11 17:54
夏天是結石好發季節!台中市一名40歲上班族在兩年內5度因腎結石導致腰痛就醫,接受碎石手術,苦不堪言。幸好,醫師進一步檢查發現她罹患副甲狀腺機能亢進,體內代謝鈣質機能失控才會造成雙腎沉積大量結石,手術切除副甲狀腺後,患者終於可以告別反覆腎結石就醫困擾。
2025-04-10 15:33
部分保險業務員為招攬保險,建議家長延後新生兒出生48小時應進行的新生兒篩檢,導致民眾拒檢而延誤診斷,嚴重影響寶寶健康。國民健康署今(10)日發新聞稿提醒新手爸媽「這是錯誤觀念」,呼籲及早讓孩子接受新生兒篩檢,如有健康問題,才能掌握治療黃金期,減少對寶寶的傷害,切勿被不正確的觀念誤導,造成無法挽回之遺憾。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