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0 08:00
日本法務省宣布,台灣人自今(2025)年5月底起在日本戶籍謄本國籍欄可寫「台灣」,而非「中國」,總統賴清德、外交部長林佳龍都認為是台日關係友好展現。不過,全球還有許多國家的台灣人持續為自己的「台灣人」身分正名努力。
2025-03-29 14:08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秦慧珠日前在政論節目的廣告時間,評論同黨立委徐巧芯進入國會的行為,「慢慢地就走火入魔了」,此時正值大罷免時刻,引發黨內批評。秦慧珠在臉書發千字文回應,強調個人發言原意是探討政治人物的問政風格,且是廣告時間的私下談天,卻被延伸出許多不同的解讀,向受到困擾的朋友們說聲見諒。
2025-03-27 20:41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牛津英語大辭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收錄了一個來自菲律賓的新字「gigil」(發音為ghee-gill),這個源於他加祿(Tagalog)語的字,用來形容「一種非常強烈,讓我們忍不住想要握緊拳頭、咬緊牙關,用力抱緊所有我們認為可愛的人事物的感受」。
2025-03-27 12:23
近期中國對台動作頻頻,持續派遣軍機侵擾台灣、頻繁軍演,網紅八炯也發布「中國統戰紀錄片」,揭露中國對台統戰策略,以及中配亞亞近日因公開鼓吹「武統台灣」,遭移民署廢止居留許可並限期離境。就在中共對台統戰手法備受關注之際,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公開稱「統戰是一種溝通方式」,呼籲台澎金馬民眾不必對此感到恐懼,言論一出隨即引發網路輿論撻伐。
2025-03-26 16:27
針對總統賴清德近期推動的17項國安因應措施,75名學者26日聯名發表聲明,嚴詞批評民進黨政府透過民粹主義凝聚支持,並壓縮台灣言論自由,使戒嚴時代的思想審查再現,呼籲政府應懸崖勒馬,勿為短期政黨利益危害台灣民主與和平安全。
2025-03-25 12:19
你是不是也發現,最近身邊的人不說「壓力大」,改說「好卷」,影片變成「視頻」,網紅變成「博主」?這些中國用語怎麼這麼洗腦?為什麼我們會不自覺跟著用?本次街訪就帶你聽聽台灣人的想法,看他們對這些詞的反應是習以為常,還是覺得不習慣?快來看看,你會用這些詞嗎?
2025-03-20 21:41
台北地院今天(3/20)開審京華城案,首度開庭提訊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答辯,柯文哲遭羈押7個多月後一吐怨氣,左打北檢誣陷他,右打承辦檢察官林俊言拿不雅片霸凌他,還威逼公務員認罪。柯文哲講起父親更泣不成聲,他說,那天律師告知「爸爸離開」的消息,他永遠忘不了那一刻的感覺,「我要怎麼原諒你們?」他砲轟檢方和媒體一條龍抹黑他,氣到大罵檢察官「不要臉」。
2025-03-20 13:45
澳洲將於今年5月前舉行聯邦大選,澳媒報導,中文社群媒體小紅書(RedNote)已流傳各種假消息,包括宣稱反對黨領袖達頓會驅逐華人的不實訊息,令人憂心選舉恐遭外國干預。
2025-03-19 18:49
公平交易委員會今日(3/19)委員會議通過,上德開發於網頁銷售苗栗縣竹南鎮「上德漾」建案,對於使用分區為科技商務專用區之建案使用一般住宅用語,因與事實不符,就足以影響交易決定之商品內容及用途為虛偽不實及引人錯誤之表示,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1條第1項規定,裁處上德公司新台幣60萬元罰鍰。
2025-03-19 08:34
共軍機艦在台灣周邊海空域執行「聯合戰備警巡」。美國國務院18日對此表示,中國不能對台灣祭出明目張膽且不負責任(brazen and irresponsible)的威脅。此外,美國國務院同時發表4點回應中國的反分裂國家法20周年,強調美國致力於抵抗任何可能危及台灣人民的脅迫行為。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