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0 13:04
台灣糖尿病人口持續增加且有年輕化趨勢,20歲以上盛行率達 12.8%。許多糖友因擔心水果太甜而不敢吃,但專家強調,水果不是禁忌,關鍵在於「份量與選擇」。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呼籲每天吃200克「高營養密度、高膳食纖維、低GI」水果,反而是可以預防第2型糖尿病。
2025-08-18 12:37
南三段山區16日發生山難,僅8歲蔣姓男童在惡劣天候中存活,外公陳雲芳、女山友詹雅筑吊掛下山時衣物全濕,鞋子充滿積水,蔣童卻能保持乾燥,沒有失溫跡象,救難人員推測,大人們用盡全力,設法讓他撐過致命危機。
2025-08-15 14:02
據監察院審計部報告,興達電廠3、4號機停機後,台電去年10月仍購收9.47萬噸煤炭;煤倉近3年更自燃255次。台電今(15)日回應表示,煤堆悶燒是國際電業進行煤倉管理時普遍面臨的挑戰,且易受高溫、乾燥、東北季風等因素影響,增加氧化悶燒機率;興達電廠會積極管控、確保安全。
2025-08-13 21:29
現代人講求健康養生的飲食習慣,希望餐點可以低脂、無糖、少油,但這些主打的訴求真是對人體健康嗎?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就在臉書粉專指出,腸道菌群不僅幫助消化,還牽動人體免疫系統、代謝能力、情緒穩定甚至大腦功能,而那些標榜無糖、低脂的食品,若含有人工甜味劑、反式脂肪、乳化劑、防腐劑、色素等,其實會慢慢摧毀人體最重要的腸道系統。
2025-08-06 17:40
立法院5日三讀通過《貨物稅條例》修正案,明定無糖包裝飲料可免徵15%貨物稅。對此,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台灣健康聯盟均表達樂見,而台北市公共衛生師公會則肯定政策方向,但提醒目前市面上的無糖飲料多以人工甜味劑替代糖分,長期健康風險仍具爭議,政府應建立代糖使用的規範和標示義務。
2025-08-05 12:30
民進黨新竹市議員劉崇顯這幾個月來積極協助「新竹雙罷」,雖然7/26罷免案都沒過關,不過他4日晚間透露自己竟得到「大減肥大成功」的意外收穫,也讓許多人好奇到底怎麼做到的,敲碗分享減肥秘訣,劉崇顯也不藏私大方分享。
2025-07-25 11:38
情緒不只影響心情,也會悄悄改變我們的飲食習慣。有人因壓力失去食慾,但也有人則會無意間攝取大量高熱量食物。台大醫院精神科醫師黃薇嘉指出,這種行為稱為「情緒性進食」,雖能短暫紓壓,但長期恐導致體重增加與健康惡化,進一步惡化負面心理狀態。
2025-07-17 17:57
酷暑難耐,手搖飲魅力讓人難以抗拒!許多人也認為,只要有規律運動習慣,喝點含糖飲料沒什麼大不了。不過,醫師提醒,長期飲用含糖或代糖飲料,仍顯著增加糖尿病風險,千萬別掉以輕心。
2025-07-06 10:33
全球暖化還有救嗎?如果不控制溫室氣體的話可能很難。溫室氣體當中,吸熱能力最強的是甲烷,一枚專門監控石油和天然氣生產過程排放甲烷狀況的衛星近日失聯,是氣候監控行動的重大損失;這枚衛星屬於非政府組織、數據公開,而目前其他許多監測甲烷排放的衛星都是私人的,相對不透明。
2025-07-04 16:16
氮化鎵(GaN)半導體需求持續增長,英飛凌具備GaN市場領先垂直整合製造商(IDM)的地位,宣佈其在 12 吋晶圓上的可擴展GaN 生產進度正按計畫進行。預計今年第四季將向客戶提供首批樣品,透過擴大客戶基礎,期望鞏固其作為GaN領先企業的地位。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