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8 10:43
北市信義區豪宅雙屍命案,37歲陳姓創投CEO與25歲曾姓美甲師陳屍屋內客廳,檢警在案發現場查獲疑似毒品的白色粉末、藥錠,甚至還有一種工業用溶劑「GBL丁內酯」,據了解,該溶劑一旦進入人體效果類似「液態搖頭丸」,究竟是否因為同時使用多種毒品導致兩人身亡,詳細死因仍待釐清。
2025-10-27 09:40
Sandy(吳姍儒)主持的公視《一字千金》邀8位親子檔同場較勁,也分享親子暖心時刻,她自曝小時父親吳宗憲最常講的床邊故事是年獸的故事,不過,累到爆的他眼皮不聽使喚直闔眼,「所以每次他都跟我說,有1個年獸,然後我們小孩就啊啊啊尖叫……,然後他就睡著了,直到我大約16歲才知道完整的年獸故事」。引來現場笑聲不斷。
2024-09-18 15:11
台東縣金峰鄉賓茂及壢坵部落今(9/18)傳出集體食物中毒,共12人送醫、3人死亡。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將比照寶林茶室中毒案,將血液、尿液、血清檢體分送台大、北榮進行相關毒物檢驗。
2024-09-18 11:26
台東縣金峰鄉賓茂及壢坵部落今(9/18)發生集體食物中毒,已有3人死亡,均是食用包了蝸牛肉、豬肉及竹筍的小米粽。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表示,生吃蝸牛導致食物中毒不會這麼迅速,過去也曾誤用曼陀羅葉中毒,懷疑可能是聚乙醛、有機磷殺蟲劑、氨基甲酸鹽等農藥、殺蟲劑導致,但仍要進一步釐清。
2024-08-22 16:07
監察院針對板橋區某幼兒園疑似餵食幼兒不明藥物及不當對待事件,今(8/22)召開記者會公布調查結果,監委發現新北市府有未查扣重要影像證據、藥事檢驗等6大違失,已通過糾正新北市政府。新北市教育局稍早回應,由於科學驗證及司法單位毛髮檢驗皆未檢出藥物,對於監察院糾正予以尊重但深表遺憾。
2024-07-16 15:59
知名連鎖飲料店新竹市「可不可關埔店」14日晚間爆出嚴重食安問題。一名女店員因不滿客人在打烊前點餐,竟然在製作飲料時,將口水吐在手掌上,接著用手直接攪拌珍珠配料,再徒手將配料加入飲料杯中。同事在一旁側錄全程,並上傳至社群平台,引發網友強烈撻伐。毒物科專家顏宗海表示,這種行為非常不衛生,人的手部和口水有許多微生物,可能導致消費者食物中毒,甚至引發急性腸胃炎。
2024-06-22 20:21
蔬果有益健康,但必須把農藥清洗乾淨。有「無毒教母」稱號的譚敦慈表示,曾有一名患者,每天中午都吃一顆帶皮的蘋果,但都沒清洗,僅用手擦一擦就吃,檢驗發現血中農藥殘留超標。她呼籲,不論是否連皮一起吃,所有水果都應清洗後再食用。
2024-04-12 17:37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一開始因為找不到病源,引發民眾恐慌,所幸迅速找出背後真兇就是「邦克列酸」(原稱米酵菌酸),這才稍稍緩解民眾疑慮,原來幕後功臣就是馬偕醫護團隊,而馬偕醫院急診毒物科主任蘇昱彰是第一個提出這毒素的醫師,也因此被衛福部次長王必勝稱為神人,他今(4/12)日受訪緬腆笑說,「我不是神人,還是當個普通人就好」。
2024-04-12 16:53
北市「寶林茶室」信義遠百A13店食物中毒釀2死,不僅是國內近年來最受矚目的嚴重食安事件,肇禍主因「邦克列酸」更是首度在台被驗出。針對此次食安事件的釐清過程,中央與地方應如何分工,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今(4/12)接受專訪時,除了還原整起食安事件處理的經過之外,並特別讚賞馬偕醫院急診毒物科主任蘇昱彰的警覺性及判斷力,幾乎是「神人」等級。
2024-03-29 10:39
台北市信義區素食餐廳「寶林茶室」食安風暴釀成2人死亡、5人重症命危,衛福部昨(3/28)記者會提到,死者身上採到台灣首次檢出的「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其毒性強猛,些微劑量就能致命,而且沒有解毒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毒物科主任洪東榮建議,也許可以用「乙醯半胱胺酸」(N-Acetyl Cystein,NAC)來救治。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