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 21:09
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涉及京華城案,台北地院今二度開庭傳喚他應訊。檢方痛斥,本案是前台北市長柯文哲謀畫的一整套犯罪計畫,柯「借屍還魂」和彭共同圖利京華城百億榮獎。彭振聲則再次認罪,但他認了柯文哲交辦,但一度抗辯「依法行政」,最後又峰迴路轉主張「真心認罪」,讓法官一頭霧水,直言「有點聽不懂」。
2025-04-01 19:33
大罷免行動進入第二階段連署,前國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現為台東大學特教系教授的曾世杰,在社群平台Threads公開呼籲,希望學生站出來參與罷免。他自承「過去曾是愛國愛黨的一員」,這十年來親眼見證國民黨「由藍轉紅」,信念已經從「反共,不反藍」轉變為「反共,必先反藍」,喊話學生們積極參與連署。
2025-04-01 12:08
美國總統川普最近拋出可能角逐第三任期的想法,引發高度討論。因為美國憲法明定,總統任期不得超過兩屆以上。有川普支持者提出,下屆大選可由副總統范斯擔任候選人,讓川普擔任副總統,等范斯就職後就可立刻辭職把白宮寶座讓給川普。不過這方法立刻被專家駁斥說不可能。
2025-04-01 10:34
巴黎銀行前經理諸慶恩當年向富商翁茂鍾追債,被翁茂鍾及他熟識的一票司法官聯手誣陷含冤而死,最後在檢察總長邢泰釗的大力奔走下,22年的冤案終於獲得平反。諸慶恩的家屬獲悉後,寫了一封信給諸慶恩,告知他沈冤得雪,同時感謝一路走來幫助過他們的人。
2025-03-31 21:29
4月2日被全球投資人圈起來畫重點,美國總統川普誓言要在這一天宣布對全世界的大規模關稅計畫,可能將是1930年代大蕭條時期以來,美國最大規模的關稅壁壘行動。撇開其他經濟衝擊不提,關稅壁壘是否能夠如川普所願,讓美國製造業再度偉大?這本身就是一個面對多重兩難的問題。
2025-03-31 19:57
前連一鮑魚老闆、富商鍾文智落跑案究責聲浪不斷。高院自律委員會認定,本案審判長邱忠義、受命法官陳勇松涉有辦案瑕疵,將兩人移送法官評鑑委員會個案評鑑。司法院表示,考量邱忠義的違失情節後,認為他已不適合續任庭長,因此將提請人審會「免兼庭長」;司法院強調,絕不寬待法官違失,期盼外界不要以少數法官之違失,否定絕大多數法官對司法的付出。
2025-03-31 19:11
立法院今日(3/31)召開國發基金不當投資暨管理失職調查委員會委員會議,邀請國發會主委劉鏡清進行專案報告,民進黨立委認為今日會議違法,決定退席抗議,並要求劉鏡清不要上台報告。劉也表達黨團認為這是違法會議的立場,但被在野黨立委砲轟他「黨國不分」。劉鏡清則表示,自己只想為國家做一點事,不想捲入任何政黨的鬥爭。
2025-03-31 13:53
隨中國各方面統戰台灣,總統賴清德3月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公開5大國安威脅、17項因應策略,包括恢復軍事審判制度。為此,林宜瑾等18名民進黨立委提案修正《海軍空軍刑法》,加重「不盡其應盡之責而降敵者最」刑罰,從現行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提高至3年以上10年以下,另外草案也新增向敵人效忠不當手法,若危害國家將處以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5-03-31 08:10
90年代台灣各地爆發垃圾大戰,焚化爐就被政府視為解決垃圾的萬靈丹,蓋起一座座焚化爐;30年後台灣再次爆發區域間的垃圾大戰,當國際間朝向重視「源頭減廢」及「循環再利用」解決垃圾問題,政府開出的解方卻是用促參獎勵方式,鼓勵「興建更多焚化爐」。
2025-03-30 18:54
藍委翁曉玲日前質詢索要「戰時糧食儲備及供應地點」遭拒,政院表達須經卓揆同意,今(3/30)她得意稱「創了憲政首例」。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出席民進黨新北場「人民是頭家」政策宣講會,他點名重申,翁曉玲要求農業部提供機敏資料,這絕對不行,只要跨越紅線、關係你我性命安全,絕不縱容。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