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17:20
在「世界嬰兒兒童青少年精神衛生日」來臨之際,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今(21日)公布最新調查結果指出,近三年來兒少憂鬱症的診斷明顯增加,許多醫師發現,部分患者從國小階段就已出現自傷行為,且此類行為的比例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持續上升。
2025-04-18 12:35
新冠病毒持續變異,疫苗保護力會隨時間遞減,民眾不可掉以輕心,國外數據更顯示65歲以上長者染疫後的死亡風險是年輕人的97倍。疾管署提醒,距離第一劑JN.1疫苗接種滿6個月者,應儘速接種第二劑,以提升對新變異株的保護力。統計至6月底前,全台預估有近80萬人符合第二劑接種資格。
2025-04-11 12:16
當新手爸媽在面對哭鬧不休的嬰兒時,內心曾浮現「好想把他塞回去」的念頭,是否是許多家長的共同心聲?臨床心理師蔡明娟提出育兒應對五步驟「停、走、吸、動、轉」,教導家長在情緒臨界點時,先安置孩子於安全處所,暫時離開現場,透過呼吸、伸展、思緒轉換,調節自己的情緒與壓力。
2025-04-10 22:15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自然有武功,有武功自然有高低和派別招式。但總有不按理出牌的招式,周伯通可以左手打右手,段譽可以搞不清楚什麼時候劍指何方,更有人終身求敗而不可得。只是這些都有一個基礎,就是使用武功的人,必然知道怎麼使用武功。而高雄海神隊的唐為傑卻在傷到前十字韌帶之後,竟然忘記了怎麼投籃。空有一身武功,但是卻一下子不知怎麼使用,在醫學上稱為"運動失憶症"。
2025-04-08 17:01
苗栗縣頭份市近期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命案,一名丈夫回家後,妻子與9歲兒子、8個月大的女兒倒臥屋內,妻子胸口插著一把刀,氣息微弱,緊急送醫搶救,而2個小孩則身亡。衛福部今(8)日發新聞稿呼籲,父母應尊重孩子的人權與生命價值,孩子不是父母發洩或報復的工具,更不應把孩子當成附屬品。
2025-04-07 11:44
過去研究發現,台灣曾使用非法藥物的國中生有近8成曾使用愷他命,並在4年後追蹤仍有35%的學生曾因使用非法藥物再次被通報,國衛院今(7)日召開記者會指出,該研究登上癮醫學權威期刊,並表示青少年期是嘗試及開始使用非法藥物的高峰階段,這類藥物使用會對青少年的生理、心理與社會發展造成不良影響,若在年齡越小發生,對未來的負面影響越大。
2025-04-07 11:05
近期音樂祭活動頻繁,然而也傳出不少酒後失控的情況。台北市衛生局今(7)日指出,酒精所帶來的傷害不僅限於飲酒者本人,還可能對他人造成「二手酒害」。這些負面影響可能波及飲酒者的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表現為語言或肢體上的傷害,甚至引發家暴、酒駕及財產損失等問題。衛生局提醒,若民眾在身心上遭遇二手酒害,可向台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尋求協助;如有問題性飲酒或酒癮的困擾,亦可諮詢相關的醫療資源及補助。
2025-04-05 14:54
緬甸規模7.7強震造成嚴重傷亡,無國界醫生日前抵達已抵達曼德勒(Mandalay,又譯瓦城)與撣邦(Shan)南部災區,經評估後發現,地震造成醫療系統嚴重衝擊,以二級醫療損害最為嚴重,部分手術室無法運作,無法替需要剖腹產的婦女進行醫療處置,團隊將展開支援及心理健康緊急培訓。
2025-04-01 16:04
人類壽命持續增加,也隨著健康意識抬頭,食品安全與健康更是民眾關心的議題,「加工食品」恐造成健康危害已經是民眾共識,但是家醫科醫師魏士航就提醒,比一般加工食品更恐怖的,「超加工食品」已經危害人類健康,吃了過多的超加工食品,除了失智、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癌症都有可能找上你。
2025-04-01 14:30
明天(4/2)是台灣社工師日,台北、高雄、桃園社工工會與立委吳沛憶、北市議員林亮君召開「社會安全網中的社工勞動破網」記者會,工會指出,近期調查發現許多縣市皆有拖欠社工助理薪資的問題,其中以北市拖欠狀況最為誇張,拖欠薪資長達2個多月。對此,北市社會局回應表示「深感歉意」,已要求各單位進行檢討核銷流程並建立預警制度,「每月務必準時發放薪資」。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