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13:15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7/11)日前往視察南投信義鄉明德村保甲林野溪土石流災情,他表示,已請經濟部就過去從8年800億到前瞻基礎建設後,還需要做源頭改進的工程,在下半年開始編列一個跨年度超過千億元以上的大預算,就是把源頭改善,這不只是在都會區的分流管制、逕流分擔而已,會就系統性的根源做有效的改善,所以這需要立委們的支持。
2025-07-10 07:37
在日本大阪舉行的關西世界博覽會已開幕近三個月,當地一間電氣工程公司7月9日召開記者會指控,該公司是世博會中國館包商,有6000萬日元(約1200萬台幣)工程款迄今未收到。
2025-07-08 12:34
丹娜絲颱風已經遠離,但這個由嘉南平原登陸的颱風威力不小,截至今(8)日中午12時,仍有11.3萬戶停電,嘉義、台南各約5.3萬戶;經濟部稍早宣布,部長郭智輝下午將陪同總統賴清德勘災,次長賴建信也陪同行政院長卓榮泰視察新塭變電所倒掉的3座鐵塔。
2025-07-07 16:20
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資料,本次丹娜絲颱風昨(6)日晚由嘉義布袋登陸,17級強陣風將新塭變電所出口鐵塔吹倒了3座,颱風吹跨輸電級鐵塔的情況已十多年未發生,新塭變電所全停,影響布袋、義竹約1萬戶用電;台電表示,新塭變電所供電修復約需3至4天,在此之前會先採用轉供方式供電,不會停電這麼多天。
2025-06-29 08:00
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台積電遙遙領先三星、英特爾,他們已看不到台積電的車尾燈。相比競爭對手,台積電美廠正加快量產和興建腳步。亞利桑那廠1廠已於去年底量產4奈米。2廠已完成所有建設,預計在2026年下半年進機,正依客戶需求加速量產進度,採用3奈米製程。第3座晶圓廠甫於4月下旬動土興建,將採用2奈米和A16製程技術生產。
2025-06-23 08:00
台北市政府計畫拆除公館圓環,一併填平羅斯福路公車專用車行地下道,短短7天就超過1.7萬人連署反對,台北市議會在6月16日要求北市府暫緩6月28日填平地下道施工並召開公聽會。為什麼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會引發這麼大的反彈?從人本交通角度出發的拆除圓環工程又會帶來什麼衝擊?
2025-06-16 08:10
重大工安職災接連發生,台積電拚擴廠外包工人喪命、新光三越氣爆、全聯倉儲大火,皆為外包施工釀奪命意外,至今責任歸屬仍在釐清。為強化營造業源頭防災、加強事業交付承攬安全管理,勞動部已將《職安法》修正草案送進立院,提高罰則上限至150萬元。專家預期嚇阻效果如何?跟著《太報》進一步解析。
2025-06-13 14:33
小基地危老重建面臨困境,想重建卻只能停擺、失其效力?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統計台北市建管處資料發現,統計至2024年底,全台危老案最多的台北市,已有137件核准案件備註「失其效力」,占全部危老核准件數14%,而失效案件中,基地面積150坪以下的小基地案占比近7成,儼然成為危老失效的大宗。專家表示,過去討論已久的新增「預鑄工法容獎」與「採用新工法」有機會將成為當前危老案推動與小基地危老順利蓋下去的新解方。
2025-06-10 19:12
端午節已過,炎熱盛夏已經到來,原本夏季用電高峰前所有大型發電機組都要歸隊的慣例,今年恐怕出現變數。台電大潭1號機(74.2萬瓩)自4月23日故障迄今已一個半月都未修復,今(10)日白天也沒有運轉發電,直到太陽下山、光電停止運作後,才啟動發電,不過發電量只有23%,顯示狀態為「部分故障」,台電坦言,恐怕要修到明年4月;換算發電量,今夏又再少掉約55萬瓩。
2025-05-21 21:01
美國晶片巨擘輝達(NVIDIA)日前宣布,將在台北市士林、北投地區設立海外總部「星群」,外界普遍認為落腳點將是北士科,引來地方憂慮北士科未來交通壅塞狀況,相較內湖恐有過之而無不及。對此,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今(5/21)強調,市府將就未來所有施工計畫與交通動線進行評估,「不會讓所有工期擠在一起」。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