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 17:00
我國防部臉書粉專上週六(11/8)遭蘇丹網友灌爆,烏龍以「中國向蘇丹叛軍出售武器(中國FB-10A短程地對空飛彈)」指責我國防部,似將該粉專誤認為「中國國防部」,經我國防部解釋解除誤會。專家指出蘇丹軍事團體疑透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獲得該武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除了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埃及、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也攪動這場15萬人死亡的紛爭。
2025-11-09 14:06
台灣今年首度以成員國身分參與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擔任台灣共同主席的民進黨立委范雲今(11/9)在臉書分享,在「2025 IPAC布魯塞爾高峰會」現場,她和來自歐洲、亞太、北美、拉丁美洲和非洲多國的50幾位國會議員,一起為仍被囚禁的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發聲。
2025-11-01 07:10
中國被認為是全球第三大透過社群媒體發動資訊操弄的國家,僅次於俄羅斯和伊朗。研究指出,中共在Facebook和X等平臺上持續發動大規模影響行動,不只建立假帳號與群組,還冒充記者、律師與人權倡議者來操縱輿論。
2025-09-29 13:54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今(29日)表示,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拋出的「台美晶片製造五五分方案」,本質根本不是什麼所謂「貿易協議」,而是對台灣壓榨與掠奪。要求台灣晶片產能「一半留在台灣、一半移到美國」,這不是合作,而是強制分割台灣命脈產業的賣台協議。
2025-08-20 15:57
《紐約時報》報導,香港當局近來有一個新的愛用詞語:軟對抗。從書展活動、流行樂歌詞、美國獨立日節慶、甚至環保團體,任何當局認為有暗中顛覆或隱晦抗拒政府之意的行為,都可能被貼上「軟對抗」標籤,反映出北京2020年在香港實施《國安法》以來,香港的政治氛圍已徹底改變。
2025-07-23 18:32
歐洲議會「歐洲民主之盾(EUDS)特別委員會」近期組團訪台,訪台期間,恰好遇上大罷免投票前的黃金週,主席蘿瓦素(Nathalie Loiseau)表示,她從新聞上留意到相關報導,人們自由公開討論國內政治是民主蓬勃發展的跡象,但她也提醒,如同歐盟過去的經驗,外部勢力經常利用國內分歧操弄對立情緒,使人們遭受資訊戰攻擊。
2025-07-21 14:22
罷免投票只剩下最後幾天,不少各界人士也紛紛表態,67歲「蚱蜢王子」李恕權旅居美國多年,昨天(7/20)宣布將回台投票,「我們有權力選擇自己的未來,表達自己的意見並受到保護」。對此,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沈榮欽也發文指出,2025年的「大罷免」將使台灣的民主邁上新的階梯,台灣社會正憑藉自身努力,增強政治韌性,抵禦中共帶來的多重威脅。沈榮欽也說,這必然會受到國際社會台灣朋友,乃至世界各地民主朋友的歡迎。
2025-07-10 19:02
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10日宣布,逮捕4名涉嫌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男子,並稱4人與一個去年於台灣地區成立的危害國家安全組織有關,透過社群平台及通訊設備聯絡,且今年2月曾在台灣地區召開線上記者會,喊出「滅共」、「光復香港」等口號。
2025-07-06 15:51
英國最高法院前院長何熙怡(Brenda Hale)曾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3年,於2021年任期屆滿後以「私人原因」不續任。她早前受訪表示,《香港國安法》已凌駕《基本法》,當時不續任的決定是正確。香港政府表示,何的言論有違事實。
2025-07-02 16:56
民眾黨昨(7/1)號召支持者小草在北院外聲援前主席柯文哲,有人被問到是否擔心上戰場時,一名19歲小草竟脫口「義無反顧去投誠解放軍」,引發現場騷動。對此,作家顏擇雅在臉書提到,說這句話的小草可能不知道當年投共的國軍有哪些下場;前桃園市議員王浩宇則說,今天自己的網購平台如果訂單超過10筆,晚上就依《刑法》外患罪或《陸海空軍刑法》第19條去檢舉,都可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