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1 12:31
大罷免失敗後,許多抨擊與評論指向黨政高層。但同時也要問,藍白立委及政黨領袖做了哪些爛事,才會引發這波浪潮?為什麼20多年來,台灣人民不斷期待著一個好的政治領導者來領導國家而不可得,總是在希望與失望中擺盪?有人懷念蔣經國,有人懷念李登輝,卻只能眼睜睜看著一代領導者比上一代更差,不論執政或在野都是。問題顯然存在於更深層的領導思維與邏輯之中。於是筆者不揣固陋,提出些個人看法,希能拋磚引玉,供從政者參卓。
2025-07-29 10:57
原規劃8月出訪的總統賴清德,今傳因無法過境美國決定取消出訪。國民黨智庫副執行長凌濤今分析,相關發展顯示現在美方對賴政府信任程度遭嚴峻挑戰,民進黨恐難再宣稱台美關係史上最佳,必須積極調整美中台策略。
2025-07-28 09:40
726大罷免投票結果出爐,支持者原先期待能罷掉藍營立委10席以上,沒想到卻全軍覆沒,等同宣告民進黨接下來仍須謹慎應對朝野對立,就在外界掀起檢討綠營聲浪之時,週刊報導,一名綠營公職認為「不言明挺罷、不坦然認輸,曖昧態度就是民進黨這次受重挫的主因,」顯示內部危機壓力大增,為此,總統賴清德將在8月自友邦返國後,展開上任後首次內閣、府黨人士大調整,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首當其衝,早晚都會下台。
2025-07-26 22:28
公民團體主導的大規模罷免投票已經暫時落幕,這場驚心動魄、史前無例的針對藍委全面性罷免,最終全軍覆沒,這也是去年2024後最新民意展現,藍營大獲全勝,雖然賴清德總統定調這場選舉沒有哪一方勝利或失敗,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更直指這是公民發起的罷免,徹底切割罷免失利與民進黨的關係,不過未來國會仍由藍白主導,且新的民意向藍營傾斜,民進黨政府未來三年恐成跛腳政權。
2025-07-26 22:14
由公民發起的大罷免今(7/26)天進行投票,24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不同意票皆大於同意票,對於在街頭辛苦了大半年的志工,以及全力支援的民進黨而言,大罷免不止沒有大成功,反而以大失敗劃下句點。黨內人士分析,公民團體、民進黨無法打動中間選民挺罷免是敗因之一,另外總統賴清德「團結國家十講」雖然立意良善,希望爭取更多「異溫層」支持,卻無意中激起「反綠」選民的反罷意願,也是這次大罷免潰敗的原因。
2025-07-26 17:52
延燒大半年的大罷免潮今(7/26)天進行投票,24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中,目前開票情況幾乎都是不同意票大於同意,連先前預估仇恨值高的藍委葉元之、王鴻薇等,仍處於拉扯狀態。民進黨在下午5時40分於媒體群組發布採訪通知,表示下午6點半將召開記者會,由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說明、回應媒體提問。
2025-07-20 07:45
大罷免投票倒數,桃園6席立委卻仍有過半選擇低調、冷處理,而在青年大量往雙北求學就業的情況下,罷團人力、資源有限下,如何串聯各區炒出熱度備受考驗,在這座通勤城市裡,要如何才能喚醒民心,對抗無聲立委呢?
2025-07-20 07:40
726罷免投票倒數計時,外界視國民黨立委仇恨值,為牽動選區動員關鍵指標,然而仇恨聲量來自全國四面八方,能否和各立委在地選區仇恨值畫上等號?跟著《太報》走入罷免熱區觀察。
2025-07-19 08:20
大罷免將於7月26日在全台24個選區同步投票,罷團目標罷掉10席。北市選情升溫,徐巧芯、王鴻薇因高仇恨值,不僅拉抬罷免方投票意願,也激起反罷方動員,投票率恐大幅攀升,雙方恐進入激烈票數對決;反觀非都會區動員困難,「25%同意票門檻」恐成為罷免成敗的關鍵變數。
2025-07-19 07:40
首梯大罷免藍委投票日倒數,國民黨祭出4都市長主導區域聯防,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也讓藍白合作「走出立院、走上街頭」,全力相挺反惡罷,台中市長盧秀燕還與黃合體掛看板挺台中藍委反罷。但對黃站台效益,藍營內有雜音。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