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7 10:59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近日持續進行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降壩引流工程,26日傳來好消息!林保署指出,在宜蘭、花蓮分署及承包商的努力下,工作人員除了將壩體降挖超過兩公尺,也順利開挖深槽線引流湖水,水位目前大約以每小時約3公分的速率下降中,魯丹橋橋面的溢流水痕也已退縮約2公尺左右。
2025-10-26 21:32
美國總統川普週日(26日)抵達馬來西亞吉隆坡,參加東南亞國協(ASEAN)峰會時,與四個東南亞國家簽署了一連串關於貿易和關鍵礦物的協議,旨在解決貿易失衡,並在中國緊縮管制稀土出口之際確保供應鏈。
2025-10-26 10:17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水位穩定,林保署進行減災工程,施工便道已推進壩頂,昨天壩體降挖近2公尺,今天上午進行壩體深槽線開挖,引流湖水降低水位及蓄水量,下游水位可能抬升。
2025-10-25 14:44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至今一個多月,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10/25)到場視察,並宣示將在馬太鞍溪南岸興建「超級堤防」,讓馬太鞍溪兩邊能具備「百年防洪大計」的目標;此外,也要求水利署等專家設法把水量引流出,降低威脅,並盤點全國堰塞湖狀況,「這麼大的一個教訓,不要讓歷史重演」。
2025-10-25 14:02
台中市傳出非洲豬瘟案例,市府開記者會稱「特約獸醫師」已投藥,被抓包訊息不實後改口稱「誤植」;對此,清華大學生命科學暨醫學院副教授黃貞祥認為,這是一起原本可以有效防堵的疫病事件,台中市府卻選擇了錯失時機、混淆資訊、推卸責任,最終造成防疫體系的集體代價。
2025-10-24 16:09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上月23日溢流重創下游光復鄉,釀19人死亡、157人受傷,迄今仍有5人失聯。事發迄今滿月,失聯者家屬指控,政府明明前兩天即掌握沖刷力道及影響範圍,卻未公布,才會讓他們來不及逃。對此,內政部今(10/24)澄清,中央災害應變中心9月21日邀集縣府、鄉鎮公所召開應變會議,決議內容均對外發布,並請相關單位執行撤離,並無不公開撤離資訊。
2025-10-24 12:38
台中市梧棲區一處養豬場爆發疑似非洲豬瘟病例,該場28頭豬隻已流向台中、彰化及嘉義,台中市政府衛生局長曾梓展今(10/24)說明所有豬隻去向,28頭豬隻共3416.5公斤已經過層層轉手「全數賣光」,其中台中21頭、彰化5頭、嘉義2頭,他呼籲民眾不要吃來路不明的豬肉,且千萬不要生食豬肉。
2025-10-23 17:33
真是萬幸!花蓮堰塞湖不斷生成,太魯閣燕子口17日清晨發生大規模岩崩形成新堰塞湖,農業部列紅色警戒,更關閉太魯閣國家公園,引發不小爭議。今天(10/23)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貼出最新照片,並且表示,燕子口堰塞湖水位穩定、壩體無異常,研判暫無直接威脅,暫時解除紅色警戒,撤離居民也能暫時回家了!
2025-10-23 16:16
台中市梧棲區一處養豬場爆發疑似非洲豬瘟病例,該場有28頭豬隻流向台中、彰化及嘉義等地,其中4隻賣到彰化。彰化縣衛生局今天(10/23)證實此事,並表示其中1隻已經退回台中,另外3隻被屠宰後被2家加工廠出貨至下游,分佈在6縣市,包含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雲林縣、台南市及高雄市的超市及市場等,其中1隻10月14日全數販售完畢。
2025-10-22 14:04
台灣包含VR影像等文化科技作品頻獲國際肯定,但要商業化仍充滿挑戰。文化內容策進院今(10/22)日公布產業生態觀察,指出目前商業模式仍不明確,也必須思考內需市場小等問題,產業界專家則認為,目前學習說好故事是關鍵,但人才被半導體業磁吸也是隱憂。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