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0 16:08
美國總統川普週四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前幾分鐘,下令美軍立即恢復停止了33年的核武試爆。美國為何要現在重啟核試?歷史上又曾進行過多少核試?
2025-10-30 10:04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近期接連進行核武測試,繼26日宣布成功試射「海燕」(Burevestnik)核動力巡弋飛彈後,普丁29日再透露俄國在前一天成功測試了「海神」(Poseidon)核動力超級魚雷,這項武器能引發大規模放射性海嘯,對沿海地區造成毀滅性影響,被稱作「末日武器」。
2025-10-30 07:14
彭博(Bloomberg News)報導,七大工業國集團(G7)將宣布成立關鍵礦產生產聯盟,將涵蓋供應協議,旨在抗衡中國在該領域的主導地位。
2025-10-29 18:42
頂流韓團「BTS防彈少年團」成員退伍後盛大回歸!繼登上聯合國、白宮公開演說傳遞正能量後,隊長「RM」金南俊今(10/29)以「K-POP界第一人」身分,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CEO高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說,他提到,K-POP努力讓各種不同文化種族人們跨越邊界、打破隔閡,讓他意識到文化強大的力量,呼籲接下來世界除了看見經濟之外,也應投資文化,「作品會超越一切差異,照亮真正理解與寬容之路。」
2025-10-29 15:37
彗星靠近!民眾千萬把握難得一見的天文奇景。被暱稱為「檸檬彗星」的萊蒙彗星(Lemmon),因為今年年初被美國萊蒙山巡天計畫發現,其運行軌跡持續接近太陽,除了越來越亮,更成為今年最亮彗星,北市天文館表示,若條件良好就可在日落後的西方低空用肉眼看見其蹤影。南瀛天文館也提及,萊蒙彗星進入太陽系時的軌道週期約1350年,若今年錯過,就要等到西元3421年才能再次見到萊蒙彗星。
2025-10-29 11:34
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灣議題的態度令許多台灣人感到不安,中共方面則不斷操作疑美論,認為川普政府可能「棄台」。英國《金融時報》首席外交評論家拉奇曼撰文指出,台灣的憂慮與中共的期待「都被誇大」,美國極不可能完全放棄台灣;即使台灣真的被迫自力防衛,北京要征服台灣也非常困難。
2025-10-28 21:46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員拉契曼撰文指出,本週登場的「川習會」讓台灣感到不安,但台灣在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的重要性,讓美國不可能放棄台灣,且台灣有能力抵抗北京。
2025-10-27 09:20
中國駐英大使鄭澤光投書英媒,宣稱英國必須支持中國對台灣的「主權」,否則恐面臨外交關係破裂的風險。英中關係近來持續緊繃,除了兩名被控中國間諜的被告遭撤告,引發軒然大波;中方堅持要在倫敦興建「超級大使館」的計畫,也引發更多疑慮。
2025-10-26 10:55
亞洲最年輕的國家東帝汶今天(10/26)正式加入東南亞國協(ASEAN),成為東協的第11個成員。東帝汶曾被葡萄牙殖民至少4個世紀,然後面臨印尼併吞,2002年才獲得完全獨立,等待了14年才獲准加入東協,實現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現任東帝汶總統霍塔(Jose Ramos-Horta)半世紀前就提出的願景。
2025-10-26 09:45
愛爾蘭25日總統大選結果跌破各界眼鏡,無黨籍左派資深議員康諾利(Catherine Connolly)以得票率63.4%勝選,狠甩對手約33個百分點。雖然愛爾蘭總統是個象徵性的職位,不太能夠撼動政壇,但這仍反映出選民對傳統政黨、尤其是執政黨的強烈失望。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