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4 12:24
一名國小六年級男童發病初期,出現手無法扭開瓶蓋、身體嚴重扭曲、無法站直等症狀,家屬四處就醫卻始終找不到病因,讓他對未來充滿恐懼,感覺自己的人生「像是黑白的」。直到赴台大醫院確診為「肌張力不全症」,並在醫療團隊評估後接受高精度、高難度的「雙側蒼白球內側核深腦刺激植入手術」,術後半年便能正常行走,九個月後還能騎腳踏車,如今已能在大學校園自立生活。
2025-07-21 16:27
偏頭痛為全球最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之一,困擾全球逾10億人,台灣約有200萬名患者,女性盛行率更為男性三倍。台北榮總今(21)日發表突破性研究,找出可判別偏頭痛狀態的微核醣核酸(microRNA)生物標記,只需一滴血即可判別是否偏頭痛,並揭示泌乳激素、雌激素等參與機轉,解釋女性更容易受到偏頭痛影響的生物學原因,為精準診斷與個人化治療開啟了新的可能性。
2025-05-07 15:04
東生華(8432)昨(5/6)宣布透過與元羿生物策略合作,成功取得CDKL5 Deficiency Disorder(CDD)創新的治療產品ZTALMY在台灣市場的授權,擴大其在中樞神經疾病領域的產品組合布局,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並搶占罕見病市場先機。
2025-05-04 15:37
英國一名女子中風甦醒後,原本英國口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中國腔」,診斷出罹患全球僅百例的「外國口音症候群」(FAS),讓她15年來飽受歧視、欺凌。
2025-02-13 12:32
投入視神經修復研究超過20年的花蓮慈濟醫院眼科研究中心主任蔡榮坤,憑藉「長效型GP-01玻璃體注射療法:視神經損傷治療之突破性技術案」,榮獲第二十一屆國家新創獎殊榮。他是目前全世界最早使用這項治療法的眼科醫師,為視神經受損以及有失明風險的患者,帶來重獲視力與光明的機會。
2025-01-06 17:03
中華民國驗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6)日號召百餘名驗光師上街抗議,主張將驗光師的英文名稱由現行的 「Optician」 改為「Optometrist」。對此,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回應表示,名稱修正可能涉及業務範圍的擴張,進而影響醫事團體之間的分工平衡。她強調,若國際交流因英譯問題受阻,衛福部將以個案方式提供協助。
2024-12-31 10:54
對抗疾病將有新方法。清華大學研究發現,透過光照,可讓在人體內快速移動的細胞運輸泡泡,有如中了《哈利波特》中的「定身咒」一樣靜止不動,清大分子醫學研究所教授林玉俊指出,這項突破能幫助科學家控制胰島素分泌、營養吸收、神經傳導,甚至病毒入侵,為多種疾病的治療帶來希望。
2024-10-28 11:13
保瑞藥業(6472)今日(10/28)宣布董事會已通過收購位於美國紐澤西州之罕見疾病藥品開發公司Pyros Pharmaceuticals Inc.之全數股權,藉以取得Pyros旗下之關鍵罕見疾病品牌用藥,交割價金為美金2725萬元(約新台幣8.74億元),預計將於今年第四季交割完成,同時這也是保瑞今年第三次收購美國藥廠,今年迄今保瑞已經斥資85.8億元用以收購美國藥廠。
2024-10-07 22:25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為美籍學者安布羅斯及魯夫昆,他們發現微型RNA顛覆傳統生物學,開啟癌症、心臟、神經系統治療新紀元,台灣漸凍症治療研究就是奠定在這項發現之上。
2024-09-05 14:16
從2006年起,清華大學與林口長庚醫院合作推動「長清計畫」,18年來教授與醫師攜手合作,完成許多研究,更解決了不少臨床醫療的難題。今天(9/4)雙方研究團隊發表新成果,包括3D列印頭盔矯正新生兒的歪頭症、口服藥物系統治療腦部疾病、微型大腦晶片促進神經疾病研究、智慧奈米海綿用於腫瘤免疫治療、3D細胞球體技術促進組織修復。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