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5 09:03
「五月賣股十月再進場」投資界的老生常談可能不適用!群益投信統計資料顯示,2000年以來每年從5月到年底的全球主要股市平均表現,整體來看,新興股市表現優於成熟股市,其中印度5月到年底平均漲幅14.86%最值得投資人留意。法人表示,下半年消費旺季、企業財報成長的投資契機疊加,建議投資人不妨適度布局印度相關基金,把握投資契機。
2025-05-15 07:49
美中對等關稅休兵,4月初引發的債市資金淨流出,在上周由流出轉為流入,最近一周資金淨流入再次站上百億美元大關,來到141億美元。觀察市場上99檔債券ETF,近一周規模長胖最多的10檔債券ETF中,今年以來規模同步呈現成長的有4檔,包含國泰US短期公債(00865B)、凱基美國非投等債(00945B)、元大優息投等債(00968B),以及復華新興企業債(00760B),顯示人氣增溫,持續吸引市場資金青睞。
2025-05-14 15:34
人類感染登革熱等疾病時,會出現基因「CLEC5A」,陽明交通大學團隊日前發現,該基因也參與了阿茲海默症的發展進程,揭示病毒感染基因在神經退化疾病中的角色,有望替阿茲海默症治療開啟一扇新的大門。
2025-05-13 09:35
美國先後和英國、中國達成貿易協議,全球市場宛如吃下定心丸,但川普政府對幾乎所有貿易夥伴仍持續徵收10%關稅。美國耶魯大學研究團隊發現,美國對進口產品的平均有效關稅率仍為17.8%,是1934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2025-05-06 11:18
新台幣強勢升值,更引發短期熱錢湧入,外資上週累計買超達523.64億元,5日再敲進244.62億元,連續兩日站在買方。國泰投信觀察歷史經驗,發現台股與新台幣匯率大多呈現正向連動,當外資匯入推升台幣升值時,台股短線上漲的機率也隨之提高,加上近期熱錢行情,外資現貨回補動作明顯,有助台股延續反彈走勢,選股方面則建議偏向選擇外資及國安基金偏好的大型股為主。
2025-05-05 20:28
現代人晚婚情形普遍,生育年齡也跟著延後,國家衛生研究院發現,小孩患有思覺失調症的家庭,父親生育年齡也比較晚,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
2025-05-04 13:42
老人家常說:「氣壞身體沒人替」,勸戒人不要常常生氣,沒想到這不只是順口溜,而是有實證研究支持的健康警訊。有醫師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項研究分析指出,短短8分鐘的憤怒,就可能對心血管造成急性傷害,甚至讓免疫力下降、腸胃功能紊亂,因此對別人生氣通常只是害到自己。
2025-05-03 15:25
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和基因科技進步,台大醫院與台北醫學大學今(5/3)聯合舉辦研究成果發表會,聚焦國人高度關注的肝癌與慢性腎臟病兩大重症,揭示最新臨床轉譯研究,並提出可望改變治療策略的重要突破。
2025-04-28 18:02
近日有醫師投書於《刺胳針》期刊,誤將林口長庚醫院研究中「重症病人中Omicron病毒株佔比58.2%」誤引為「死亡率」,引起醫界議論,投書醫師事後已坦承引用錯誤數據。對此,長庚醫院今(27)日發出新聞稿,鄭重澄清並強調該數據為Omicron病毒株分布比例,並非死亡率。
2025-04-24 17:36
Sylvera最新一季的全球碳信用市場報告顯示, 今年第一季碳信用發行量為5,563萬份,與同期到期量相比,淨發行量的差距僅有1.9%,遠低於2024年同期51.8%的差距,顯示市場供需進入緊平衡狀態。供給需求相對吃緊是近年來罕見,目前企業對碳信用需求穩定,一旦需求增長,易推升碳信用價格。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