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21:15
726大罷免投票明(7/26)登場,罷團山除薇害選前之夜從台北小巨蛋出發步行至榮星花園造,沿路「罷免王鴻薇!」口號震天響,八旬國民黨員黃燈煌也站上街頭嗆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懂不懂國父思想?」。步行隊伍光是在敦化北路人行道,約70秒綠燈路口,就等三回合才全數出發完畢,人龍延綿約一公里,吸引許多下班民眾目光。
2025-07-21 20:15
許多癌症患者可能都有過「餓死癌細胞」的想法,不過,醫師指出,最新研究發現,低醣也可能逼著癌細胞轉移到其他器官求生,因此,患者飲食不是不能低醣,而是要有配套,蛋白質等要足夠等才能支擋起免疫系統。
2025-07-19 09:00
一般相信體型較大、壽命較長的動物癌症風險較高,不過一項本月發表的研究指出,龜類只有1%會受到癌症影響,即使出現腫瘤也幾乎不擴散,包括重達數百公斤、壽命逾百歲的巨型烏龜類也是如此,罹癌率遠遠低於哺乳類和鳥類,研究人員表示,此發現可能為人類防癌、抗癌提供寶貴線索。
2025-07-16 21:12
「二階罷免誰沒連署?我們找的就是你!」大罷免投票倒數十天,港湖雙罷團發出召集令,狂催選民726「一人拉三票」出門罷免國民黨立委李彥秀。16日週三晚間7點民進黨台北市議會黨團「台北同意罷!」港湖首發造勢,晚間8點50分,主辦單位宣布現場超過兩千人聚集,「讓李彥秀看到我們的決心。」
2025-07-10 12:30
726罷免倒數計時,白袍醫生也挺身罷免!今(10)日醫界發表共同聲明,形容這一年來國會亂象,如同台灣大腦癌細胞增生、擴散危害到全台安全。前花蓮立委、醫師陳永興點名,尤其是國民黨團總召傅崑萁就是台灣的惡性腫瘤,鼓勵全台醫師透過大罷免手術切除,726一定要返鄉投下同意票,根除國會「癌細胞」。
2025-07-09 11:07
50歲女星唐玲上《聚焦2.0》分享抗癌經歷,透露已撤銷重大傷病卡,也拔除放置左肩的人工血管,宣布自己終於變回「麻瓜」,不再是「生化人」,她還跟璟宣學做皮拉提斯,進行術後重建,並一改過去重口味飲食習慣。
2025-06-22 07:00
據國健署113年癌症報告,頭頸癌為男性發生與死亡率第4位,下咽癌雖僅占一成,因位處咽喉、淋巴密集,易擴散且初期不易察覺。一名50歲男子菸酒檳成癮,直到出現喉嚨卡卡、吞嚥痛,確診下咽癌晚期,治療後仍轉移肺部,現靠免疫療法延命,醫師提醒,遠離「菸、酒、檳」是保命關鍵。
2025-06-14 09:50
器官捐贈是一種無私大愛,但並非每位有心捐贈者都能順利遺愛人間。醫師鍾孟軒就分享一個罕見案例,有受贈者在移植後數年內陸續罹患乳癌,就連男性也不例外,最後才發現病因來源竟是當初的捐贈者。
2025-06-13 09:28
網紅「館長」陳之漢以「和平大使」自居,6月10日到上海展開6天中國行,在直播吹捧對岸「廁所有門」、「樹好漂亮」、「不用翻牆」之餘不忘貶低台灣,此舉引發熱議,移居台灣5年的53歲港星杜汶澤今(6╱13)一早在臉書以「無知很可怕」分享自己在台生活點滴,並表示:「我台北我驕傲,我台灣我驕傲!如果你剛好是台灣人?恭喜你!這個國家很好!」
2025-06-02 13:28
曾廣泛應用於醫美的外泌體,如今有望用於癌症治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所領導的研究團隊,今(2)日與聖安生醫召開記者會宣布,雙方攜手成功開發出全球首個針對HLA-G的靶向性外泌體藥物載體平台「SOB100」,為癌症精準醫療帶來全新契機。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