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8 15:36
54歲的黃先生罹患糖尿病逾20年,兩年前開始出現腎功能惡化,直到半年前身體突然劇烈水腫、體重狂飆20公斤,腫成「米其林寶寶」,甚至數日無尿,檢查發現腎絲球過濾率僅剩個位數,必須開始洗腎,所幸醫師建議改採「腹膜透析」,可在家洗腎,讓他免受舟車勞頓,也重拾原本正常的生活節奏。
2025-08-26 18:00
隨著ChatGPT等人工智慧工具日益普及,不少民眾習慣透過AI查資訊,但若提問不精準,往往可能造成誤解。台大醫師錢政弘就分享,近期有位女性患者因誤信AI的回答,在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時自行停用胃藥,導致療程效果大打折扣,讓他不禁苦口婆心呼籲,「旅遊可以問AI,投資可以問AI,吃藥還是聽醫生的吧!」
2025-08-24 07:00
一名43歲女性在右腹股溝處發現突出一顆吊鐘狀小腫塊,原先不以為意,後來因局部腫痛而就醫。檢查發現竟是「贅生皮」,因為經常摩擦導致皮膚破損,進而傷口發炎,後來經治療後痊癒。醫師指出,贅生皮是一種常見的良性皮膚增生,但有時會因為發生部位容易摩擦、擠壓,導致皮膚破損而出現紅腫、感染甚至壞死的情況。
2025-08-21 12:50
台中市大里一名中風患者到中醫診所就診,短短3次治療竟花費27萬5900元,光是兩次藥材費就超過10萬元。更令家屬質疑的是,診所開立的收據竟未蓋章。消息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台中市衛生局已介入調查,若釐清確有不當收費,最高可處25萬元罰鍰。
2025-08-16 08:30
據外媒近日報導,現代社會生活型態改變,越來越多人習慣一個人用餐,不過,有研究指出,如果長期獨自用餐,容易導致幸福感下降。在世界各國當中,南韓社會的孤獨問題特別嚴峻,許多人在絕望中死亡,首爾市政府今年3月推出「心靈便利商店」,任何感到孤獨,或只是想打發時間的民眾,都可以走進店內,與社工、其他顧客們聊天,或是一起吃碗泡麵,許多人在這輕鬆的互動過程中,意外獲得心理慰藉。
2025-08-12 13:56
台中一名68歲廖姓老翁今年初右側頸部出現一顆小腫塊,一開始雖沒有任何不適,後續卻逐漸變大,甚至合併熱腫痛,不過老翁卻遲遲沒有就醫治療,直到腫塊變形宛如「鴕鳥蛋」才趕忙就醫,經切片檢查證實是「伯基特淋巴瘤」,甚至腫瘤已逼近氣管,相隔僅0.1公分,還出現多種併發症,所幸化療後腫塊逐漸消退,幸運撿回一命。
2025-08-11 16:15
新竹一名60歲男子2年半前罹患惡性腫瘤,經腦部手術後診斷為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腦腫瘤仍殘留3公分,當時醫師安排術後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但也僅讓該腫瘤不繼續長大。經醫病溝通後,該名病患決定自費接受熱治療合併化療,目前腫瘤僅剩下0.5公分,生活也恢復自理能力,甚至還能自行駕車。
2025-08-10 07:00
由於高齡化社會以及繁忙緊張的工商業社會,夜間頻尿已成為許多更年期女性常見且惱人的困擾,不僅在白天影響工作及社交生活,若在晚上就寢後則可能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專家提醒,頻尿不一定是泌尿道感染,也可能與膀胱的神經過度敏感刺激有關。
2025-08-09 12:16
今年4月,基隆大武崙沙灘一隻綠蠵龜受困,獲救後取名「蛤仔」,當時,「蛤仔」脫水、嗆水,左前肢末梢組織也因纏繞而壞死;數個月治療與照護,牠已經康復,9日在大武崙沙灘由民眾歡送重返大海。
2025-08-07 17:40
37歲小穎先生從青春期開始,跟哥哥、姐姐一樣,身上反覆長出痘痘並流膿,家人一直以為只是青春痘或粉瘤,拖了20多年才確診為家族性化膿性汗腺炎。發作時疼痛如針刺、一天最多10處爆膿,讓他只敢穿黑衣、用黑坐墊,甚至在面試中忍痛不敢動。前後歷經超過10次手術後,終於在醫師建議下使用生物製劑,病灶大幅減少、幾乎無痛,他感嘆:「這種病不是忍一忍就會好,找到正確治療,才能重獲新生。」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