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6 22:01
大罷免以大失敗告終!為求挺過大罷免,藍營尋求民眾黨助力,民眾黨大玩無本生意,以「一分抗罷、兩分反綠、七分壯大」策略獲取最大政治利益,如今國民黨挺過大罷免風暴,國會結構未變,國民黨若要求立院過半,民眾黨8席立委在立法院角色預料將更吃重,甚至2026、2028選戰,白營盼擁有更多談判籌碼,「2028最佳示範,就是今天」。
2025-07-26 20:49
大罷免首波選舉大潰敗。罷團長達一年馬拉松抗戰,比不上藍營短期衝刺,部分區域投票衝破5成,但罷團無奈表示「投票率猜對了,但動員方卻是藍營」,民進黨與公民同行協助罷團,即便民進黨進場之後,有不少黨公職觀望,沒有全力幫忙,讓罷團孤軍奮戰,加上總統賴清德失言爭議,導致敗果。國民黨挺過大罷免後,綠營只怕藍營變本加厲,未來的政治對抗恐更激烈。
2025-07-20 07:50
向來被視為台灣「搖擺州」的台中市,上回大選在藍白合下,藍營以35萬票取回市區3席席次,如今的大罷免,這3區域卻在二階連署殺出將近15萬份連署書,震撼全國,在藍綠地方結構勢均力敵的態勢上,素人、公民組成的罷免團隊,如何可以突破中間選民甚至淺藍族群,由另類的「藍白合」翻轉台中?
2025-07-20 07:40
726罷免投票倒數計時,外界視國民黨立委仇恨值,為牽動選區動員關鍵指標,然而仇恨聲量來自全國四面八方,能否和各立委在地選區仇恨值畫上等號?跟著《太報》走入罷免熱區觀察。
2025-07-19 07:45
這場針對花蓮立委傅崐萁的罷免行動,正逐步動搖花蓮盤根錯節的政治結構。從國民黨內部長年壓抑的反彈聲浪、0403地震後的善後失能,到年輕世代對「親中形象」的警覺,傅崐萁過去賴以生存的「地方包圍中央」手段與鐵票組織網,正面臨史無前例的鬆動壓力。這場罷免,不只是「挺傅」、「反傅」對決,更是傅氏王朝的生死戰。
2025-07-13 07:40
大罷免投票日逼近,藍委放低姿態罷免添柴火,罷團尋求突破盼熱度再升溫。雖然「反共」為大罷免的主旋律,卻在論述上門檻高、溝通成本大,對罷團爭取票源助益不大。罷團坦言,反共要很長的論述 ,亦有成員認為「反共的TA(目標群眾)就是綠的」,若罷免僅能催出藍綠基本盤,在藍營優勢選區反而吃虧。與其高舉抽象的反共大旗,不如貼近庶民生活找痛點,中間選民才會買單。
2025-06-20 18:13
罷免浪潮席捲全台灣,中選會今(6/20)公布第一波投票時間,將於7月26日投票,包括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及藍委徐巧芯、王鴻薇等24案搭上第一波投票列車,罷免第三階段正式鳴槍起跑!
2025-06-20 08:00
國民黨二階段大罷免連署陷0比31困局,黨主席朱立倫力挽狂瀾,推出與新北、台北、桃園、台中四縣市首長區域聯防「愛國者行動」,高度戒備三階投票,並邀立法院長韓國瑜、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等入局。惟有意參選黨主席的台中市長盧秀燕遲未對接,藍營內部對於未來幾個月到補選誰掌兵符,是由朱獨立抗大罷免或朱、盧接力上陣惶然未知,儼然這場殊死戰成敗最大變數。
2025-06-16 17:26
「高雄雙罷劫」發起罷免綠委黃捷與許智傑行動失敗,負責人徐尚賢因涉連署違反個資法、偽造文書等罪遭搜索,並於4月19日遭羈押至今近60天,徐父聘3律師為兒辯護爭取交保,今(6/16)下午結束開庭,律師張靜臉色凝重表示,延押機率非常大,徐父則憤怒痛批「惡質司法」,把年輕人關在看守所有失人權。
2025-06-11 16:35
被視為國民黨前主席連戰系統的前立委鄭麗文近日有大動作。她11日邀「館長」陳之漢、北一女教師區桂芝、名嘴郭正亮、中研院士陳培哲、學者馮建三與前馬政府官員蕭旭岑、孫立群、葉匡時及社運人士鄭村棋、罷綠委青年等成立「黨外在野大聯盟」。橫跨網紅、政、媒、學、社運界幅度之大,引發關注。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