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7 15:50
幼兒與年長者是流感等傳染病的高風險族群,尤其在幼兒園等高密度場所,幼兒因長時間密切接觸,容易促成病毒的快速傳播。台大公共衛生學院今(27)日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封閉空間內,若空氣流通不良,將大幅增加病毒傳播風險,一旦有一位幼童感染就可能傳染給3人,專家也拋出週休三日想法,或許是解方之一。
2025-03-27 12:03
荷蘭一名17歲少年近日在踢足球時受傷,送醫接受膝蓋手術後從麻醉中醒來,卻變得只會說英語,且反覆堅稱自己在美國,不僅不認識自己的爸媽,也忘了原本母語荷蘭語。原本醫療團隊以為是麻醉導致的短暫混亂,但持續數小時仍未改善,後來找精神科醫師診斷出他罹患極為罕見的「外語綜合症」(Foreign language syndrome,FLS),全球僅有9例。
2025-03-26 11:04
癌症一直是嚴重威脅國人健康,根據統計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死於癌症,且已連續42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中的第一位。近期,林口長庚醫院的研究團隊取得突破性成果,全球首度發現,若讓免疫細胞缺乏天門冬醯胺(Asparagine),可顯著提升癌症治療效果。研究團隊今(26)日召開記者會,向外界宣布這一好消息。然而,醫師提醒,禁食並無法產生這項研究的效果,也無法僅依賴飲食使天門冬醯胺缺乏。
2025-03-23 12:29
台灣海底電纜近年數度被切斷,外界都把矛頭對準中國破壞,如今又有更多跡象顯示,中國的確持續發展海底破壞工具,可能會打亂全球的海下布局。根據《南華早報》報導,中國期刊上月發表論文,一種新型海底電纜強力切割機,可以在海面下4000米作業,並切斷全球最堅固的水下通訊或電力線路。
2025-03-15 15:35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利用假日親近大自然,成為療癒好選擇。近日一項科學研究顯示,僅僅是看著自然景觀,就能產生減輕疼痛的效果。研究人員透過分析腦部影像,發現人們看著自然景觀時,腦部中疼痛感知的活動會受到抑制,大自然療癒身心靈的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
2025-03-14 16:17
東生華(8432)今(3/14)受邀至德信證券舉辦法說會,總經理楊思源公布2024年營收、獲利均較2023年大幅提升,2024年合併營收達11.15億元,創歷史新高,且合併營收成長38%、營業利益成長166%、每股盈餘成長83%。展望2025年,楊思源表示,1~2月間已成功取得兩張藥證,旗下兩家子公司也展現強勁成長動能,將持續推動「小金雞計畫」,加速國際市場擴張與創新發展。
2025-03-14 11:59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也是國人十大癌症排名首位,其中肺腺癌是肺癌最常見的亞型,約佔所有肺癌病例的40%至50%,其中又有20%的癌症患者出現EGFR基因突變,雖然目前有藥物,但是部分病患吃藥一年後,癌細胞就會有抗藥性,治療效果大幅降低,國家衛生研究院今(14)日帶來曙光,發現有兩條路徑可以改善這現象,就是提高DUSP22蛋白表現,或是早期發現即時投入抑制EGFR藥物。
2025-03-14 10:13
台灣近期發生海纜遭斷事件,美國學者投書呼籲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支持台灣發展強大低軌衛星通訊系統,以緩解中國破壞電纜對台灣聯外通訊的衝擊;學者也建議台灣政府定期向大眾通報中國行動,協助分辨真實威脅及錯誤資訊。
2025-03-13 10:58
人性善惡曾引發諸多討論,清華大學近期一項針對小鼠和幼兒的跨物種研究發現,小鼠的攻擊行為被抑制後,會出現對陌生同類互相理毛的利他行為,幼兒學會自我調控後,也能發展出正向互動,對未來人際相處與心理健康產生正面長遠的影響。
2025-03-12 11:11
號稱「癌王」的小細胞肺癌,是最難治療的癌症之一,患者在確診時往往已經處於晚期,且大多數已經擴散轉移,現有的藥物治療效果十分有限,平均存活率不到一年。此病症難以篩檢,並且只有兩期:侷限期和擴散期。台大醫院今(12日)舉行記者會,公布了一項重大的醫學發現,揭示小細胞肺癌的惡性原因竟是它能自主發電,並指出,抗癲癇藥物未來有望能應用於小細胞肺癌的治療。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