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8 19:28
候任衛福部長石崇良今(28)日表示,藥品韌性將是他上任後最迫切的挑戰之一。面對國際關稅風險,他直言,受衝擊最大的藥品為仍在專利期、仰賴進口且替代性低的藥物。政府已在特別預算中編列約200億元,優先守住214項進口專利藥,其中76項屬於必要藥物,同時提出「藥局供應網」想法,提升藥物韌性。
2025-08-27 14:11
曾在新冠疫情期間與時任台北市長柯文哲「摃上」的石崇良,如今傳出將接任衛福部長一職。對此,藥界人士表達高度肯定,並指出許多問題都將迎刃而解,「他的溝通能力佳、身段柔軟,對基層事務也很接地氣,對他的期待很高」。
2025-08-21 21:55
美國與歐盟週四(21日)發出關於雙方達成的貿易框架協議的正式共同聲明,說明了 一些關稅實施上的細節。其中,歐洲最關切的汽車出口到美國的高稅率,必須等到歐盟提出立法對美國貨實施優惠待遇後,才能降下來。
2025-08-14 10:25
美國傳出擬對進口藥品課徵高達250%關稅,恐引發全球藥價連鎖上漲。衛福部長邱泰源今(14)日表示,台灣已啟動四大措施因應,包括強化供應預警、提升藥品儲備、確保藥價合理與鼓勵在地生產,並要求廠商製劑須備3個月、原料藥6個月存量,確保民眾用藥無虞。
2025-08-11 19:12
美國總統川普的藥品關稅尚未公布,儘管行政院表示,美國主要關注是瑞士而非台灣,但藥界擔心長期恐衝擊原料藥供應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家醫科主治醫師姜冠宇今(8/11)也表示,影響供應是長期危機,如果不作為,最先也衝擊最大的是「仰賴注射劑/裝置型製劑」與「治療時機緊迫與療效窗很窄(NTI)的族群」。
2025-08-10 14:53
美國對等關稅已經正式上路,外界估計將衝擊各項產業,美國總統川普先曾表示,為了讓藥品「美國製造」,因此藥品稅率可能先調整至150%,甚至將提高到250%,業界擔憂可能造成缺藥。針對缺藥危機,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認為,川普政策已經造成「全球碎片化」,台灣應加強學名藥研製能力,降低對原廠藥的依賴性,才能減少後續可能的藥價衝擊。
2025-08-06 19:54
美國總統川普5日(美國時間)暗示,下週將對進口藥品與半導體課稅,其中藥品關稅最高恐飆至250%,引發全球製藥產業震盪疑慮。台灣藥界憂心,雖短期影響有限,但長期恐衝擊原料藥供應鏈,甚至引發缺藥危機。行政院表示,美國主要關注是瑞士並非台灣;衛福部則將在1個星期內提出報告。
2025-08-01 14:14
美國宣布台灣對等關稅為20%,儘管藥品目前沒有在調整範圍內,學名藥協會今天仍提醒,各國藥品供應勢必更加在地韌性化,避免未來受衝擊,盼政府更重視本土藥品供應韌性。
2025-06-27 14:21
《太報》在5月探究偏鄉醫療問題,尤其面對醫護人力短缺的困境。儘管健保針對遠距會診有給付,但會診科別仍然受到限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健保署決定取消科別限制。健保署長石崇良今(27日)表示,未來所有科別都可以進行遠距會診,都納入健保給付,只要當地專科醫師數量需少於三位,便可啟動遠距會診機制,避免當地專科醫師的資源遭到排擠。
2025-05-13 17:38
美國總統川普於週一(12日)簽署行政命令,要要求藥商30天內依照政府指示,調降美國銷售的藥價,降幅預估達30至80%。對此,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今(13)日示警,可能選擇調高台灣等低價國的藥品價格,尤其是專利藥品,這將進一步加劇健保財務負擔。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