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1 14:25
鳳凰颱風外圍環流連日在台灣東部降下豪雨,花蓮馬太鞍溪水已出現漫流,林保署今(11日)上午9時監測顯示,目前堰塞湖溢流口持續緩慢沖刷下切,若壩體因沖刷造成一次性潰決,預估將導致下游河道水位平均抬升35公分。花蓮分署今早8時40分再發布紅色警戒通報單,請相關單位持續保持警戒。
2025-11-08 17:07
中度颱風「鳳凰」逐漸逼近台灣,氣象署預估下週將影響全台,東部地區恐成主要受災區。花蓮縣政府今(11/8)日依據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最新堰塞湖風險評估,劃設警戒範圍涵蓋光復、鳳林、萬榮三鄉鎮,共2720個門牌列入預防性撤離清單。光復鄉公所更明訂規範「上次淹水超過1.5公尺的住戶,一律強制撤離」,即使有二樓也不例外。
2025-10-29 20:54
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表示,太魯閣燕子口因邊坡崩塌導致立霧溪河道受阻,於17日形成堰塞湖,造成中橫公路台8線175.5公里處的靳珩隧道遭溢水淹沒。當時隧道西口水面呈現湛藍如「蒂芬妮藍」,不少民眾讚嘆「真的好美」。不過,今天(10/29)堰塞湖經引流後壩體如預期潰散,危機正式解除,協助降挖的工程團隊在潰流結束後,特地以挖土機向立霧溪「鞠躬」,表示對大自然的敬意與感謝。
2025-10-29 19:30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17日形成後,隨即展開降挖引流作業,這幾天上游持續降雨,今(10/29)上午11時過後溢流增加,至11時40分幾乎完全潰決,所幸應變得當、未釀災情,下午4時20分正式解除警戒。林業署隨後曝光堰塞湖前後對比照,可見蒂芬妮藍湖水已經消失,靳珩隧道西口再度重現光明。
2025-10-29 15:15
花蓮立霧溪上游集水區降雨不斷,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天(10/29)發布緊急公告,燕子口堰塞湖壩體溢流,水量擴大並沖刷壩體,將持續造成壩體破壞或潰決,致使立霧溪下游水位抬升,請人員不要進入立霧溪下游河道。
2025-10-28 19:15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因持續降挖作業及午後降雨影響,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10/28)日下午緊急公告,壩體原滲流處水量明顯增加,進一步沖刷恐引發壩體破壞或潰決。為防止下游災害擴大,已發布通報單及CBS簡訊,提醒下游民眾與遊客儘速遠離河道,切勿靠近活動。
2025-10-27 10:59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近日持續進行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降壩引流工程,26日傳來好消息!林保署指出,在宜蘭、花蓮分署及承包商的努力下,工作人員除了將壩體降挖超過兩公尺,也順利開挖深槽線引流湖水,水位目前大約以每小時約3公分的速率下降中,魯丹橋橋面的溢流水痕也已退縮約2公尺左右。
2025-10-26 10:17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水位穩定,林保署進行減災工程,施工便道已推進壩頂,昨天壩體降挖近2公尺,今天上午進行壩體深槽線開挖,引流湖水降低水位及蓄水量,下游水位可能抬升。
2025-10-25 14:44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至今一個多月,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10/25)到場視察,並宣示將在馬太鞍溪南岸興建「超級堤防」,讓馬太鞍溪兩邊能具備「百年防洪大計」的目標;此外,也要求水利署等專家設法把水量引流出,降低威脅,並盤點全國堰塞湖狀況,「這麼大的一個教訓,不要讓歷史重演」。
2025-10-23 17:47
因應燕子口堰塞湖等影響,太魯閣國家公園17日至22日封閉全園,引發議論。國家公園署還原決策過程指出,當時路面溢流已阻斷交通,又擔憂若有事故將分散花蓮光復鄉救災量能,決定封園有4大考量,確保旅客與人員安全為優先。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