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2 07:20
由美國新創軍事科技公司「護盾」(Shield AI)研發的的V-BAT無人機,由於可垂直起降,並有強大抗電子干擾能力,已獲美軍採用,賦予正式型號MQ-35A,並軍援烏克蘭實戰驗證,可有效抵抗強烈電子干擾, V-BAT無人機外型緊緻,不佔空間,能從艦艇甲板起飛,除了目前的偵蒐型之外,更能加裝小型炸彈,能夠癱瘓敵方艦艇的雷達、光電設備,使對方失去作戰能力。
2025-06-30 06:00
6月16日晚間台北市262路電動公車疑因電池故障起火爆炸,整輛車身迅速被燒黑,使得電動車電池安全議題再次受到關注,更凸顯現況缺乏對電動大客車制定深層檢驗制度,影響政府2030年客運巴士全面電動化的目標,也使得客運系統潛藏公安危機。
2025-06-19 17:33
無人機在現代戰爭已被驗證其重要性,台灣民間科技廠今天(6/19)也推出台版「彈簧刀」自殺無人機,強調100%台灣製造(MIT),且酬載性能優於美製「彈簧刀300」系列,甚至能擊毀敵方裝甲車,今年底前也將整合AI目標辨識。銘旺科技副總張畯皓表示,海外已有7國在洽談,尤其是歐洲已有國家希望能供貨,希望做的是世界工廠,主要目標市場在海外,而且並非單一品牌,因此模組化設計,都能夠依照客戶需求,滿足任務多樣性。
2025-06-17 10:19
國造潛艦「海鯤號」上週6月14日進行最後一次泊港測試(HAT)後,以自身動力在高雄港內成功浮航之後,經過3天系統調整,今天(6/17)正式出港進行第一次的海上測試(SAT),據了解,IDS團隊按部就班,先先進行浮航以及動力系統測試為主。
2025-06-14 15:58
國造潛艦首艘原型艦海鯤號有新進度!今天(6/14)有軍事粉專拍攝到海鯤號首度離開台船工作碼頭,在高雄港內以自身動力浮航,讓軍事迷相當振奮。根據軍事專家國防院所長蘇紫雲指出,這次浮航應該屬於泊港測試(HAT)的一部分,從照片上並沒有柴油主機發動的排煙,因此可能是利用電力驅動,進行慢速小範圍浮航,藉以調校控制面等軟體,應該是已經解決大部分技術上的問題。距離海鯤號正式出海進行海測(SAT)的日子應該不遠。
2025-06-03 18:39
中科院今天(6/03)首度正式公開國人自行研製的「沈浸式」自殺攻擊無人機(FPV)實彈測試影片,展現兩種版本的攻擊威力。中科院研製的「沈浸式」自殺攻擊無人機(FPV)分為「人工手動攻擊版」,以及「AI自主攻擊版」,可依照不同實戰情境部署,對敵人發動攻擊。此外,中科院最新研製的「紅雀三型」偵蒐型無人機,除了今天在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公開展示之外,也公布測試影片,展現垂直起降能力,可不受地形限制,整合可見光、紅外線與雷射測距功能,適合前線部隊偵蒐敵情。
2025-06-03 13:39
東元電機今(3日)召開股東常會,會中通過董事會提案每股配發現金股利2.2元,配發率達80%,董事長利明献指出,面對全球經濟與市場不確定性,將持續堅守創新與永續雙軸策略,深化節能減碳布局,以更積極的創新與國際化布局策略,穩健朝向「成為全球電氣化、智能化與綠色能源的核心發展驅動者」願景邁進。
2025-06-02 17:42
地球磁爆影響全球,中央氣象署指出,5月31日台灣時間上午7點至8點,太陽表面發生日冕物質拋射事件,產生大量帶電粒子,擠壓地球磁場,又可稱為地磁擾動,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磁暴,影響地球磁場長達51小時至6月3日深夜。氣象署預估,全球定位系統(GPS)等衛星定位導航,將出現較大誤差,不過對動力系統將不會有嚴重損害。
2025-04-23 15:47
台達電今年國際智慧移動展首秀兆瓦級充電解決方案(Megawatt Charging System, MCS)!MCS方案最大輸出功率達1MW的充電樁,搭配電源櫃可擴充至3MW的充電能力,提供重型電動卡車、巴士超高速充電,另亦有都市快充與工商業儲能,展現了推動城市電氣化與低碳轉型的整合能力。
2025-02-15 15:47
近年來政府重大國防自主政策「國機國造」,由漢翔公司研製勇鷹高教機(AJT),目標量產66架,在2026年全數交付給空軍,至今已交機41架,但今天(2/15)發生首樁失事,國防院副研究員舒孝煌指出,勇鷹高教機承襲IDF經國號戰機成熟的設計,希望儘速釐清失事原因,希望不會影響到勇鷹高教機的量產計畫。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